| 分类: 游记 |
感受历史(1)
--魁北克印象之四
魁北克市是魁北克省的首府,也是加拿大境内法兰西文化的发祥地。全城有75万人口,在加拿大是仅次于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的第四大城市。该城90%以上的居民是法国人的后裔,全城以法国文化为主,几乎没有英国文化的影响。
魁北克市原为印地安人居留地,1680年法国人在这里建立永久居留地,1832年建市。因此魁北克现存的历史遗迹区差不多有一半的建筑是建于1850年之前的。魁北克是一个历史名城,市区风景如画,处处保留着浓厚的法国色彩。尽管今天这座城市已经发展为一个有70余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但这块面积135公顷(占城市面积的百分之五)的历史遗迹区却幸运地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军队在海角的山上建立起坚固的要塞并且在上城周围建起了城墙。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地方长官杜弗林爵士在一项关于保持城市传统的提案中建议市政府尽量保护已经失去防御价值的城墙和要塞,从而确立了历史遗迹区的地位,并且为今天的魁北克城创造了开发旅游业潜力。
现在的魁北克城分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的上城建立于高坡之上,是北美独一无二的拥有城墙的城市。她是在下城殖民点发展起来以后建立的魁北克城的主要部分,那里分布着军事要塞和市政管理和宗教中心。而旧城的下城区在高坡之下,并沿圣劳伦斯河岸分布。这里是最早靠着河岸发展起来的殖民点,目前还保留着古老的居住区和商业区。而新城区完全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198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 (IV) (VI) 魁北克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该城有如下评价:
前新法兰西的都城魁北克,是由法国探险家尚普兰在十七世纪早期发现的,从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这里由英国人统治。城的北部建立在悬崖上,保存有宗教和行政中心,包括教堂、女修道院和一些纪念碑,如巴里耶芒要塞和弗隆特纳克堡。南城和老区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整体,这是一个坚固的殖民地城市最好的例证。
我们在魁北克城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省议会大厦。省议会大厦是一座19世纪风格的建筑,坐落在老城墙之外,当年在加拿大建国初期,这里也是年轻的加拿大自治领的政治中心。议会大厦是可以进去参观的,由于时间关系导游没有安排我们进去,只是在外边停留了一下。
在短暂的时间内,我们没有办法仔细观赏这座宏伟的大厦,只能站在广场上欣赏她的外貌。大厦是魁北克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这座1877年始动工的大厦,虽然历史并不长,但其结合法国16世纪古典主义与现代感的设计,充分的展现了精致的法国文艺复兴式风格,有着独特的建筑美。除了议会大厦本外,在整个大厦景区还有两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是镶嵌在大厦外墙正面壁龛中的22座铜像,特别具有历史意义。这些雕像有真人大小,分别树立在大厦外墙的正面,站在大厦广场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被永远定格在那里的严肃而庄严的形象。塑像都是当年参与加拿大建国、魁北克建省的著名历史人物,其中既有最后的占领者大英帝国的臣民,也有抵抗英军入侵时壮烈牺牲的法国将军。不以成败论英雄,将争斗的双方都作为英雄来纪念,是北美各种纪念地的一大特色。
几百年来英、法、美三国,为了爭這块土地發生了很多次大战,加上外来移民与北美原住民間的征战与融合的过程,使得这个位于圣劳伦斯畔的土地充滿了种族对立与冲突的戏剧性历史。这些塑像与古老的大厦就像是一本打开的历史书,在向每一个来参观的人无言的讲述着那一段艰难而辉煌的历史。大厦以及永远矗立在大厦外墙上的政治家、军事家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无论后来人如何评价他们的功过,他们对加拿大和魁北克立国建省所做的贡献是应该得到后人的承认的。
|
省议会大厦广场的演出 |
我根本听不懂他们在演什么,使我感兴趣的是演出的场地和方式:虽然舞台紧贴着庄重、宁静的省议会大厦,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机关重地”的感觉,该演出照样演出,该来观赏照样观赏,既出来无人干涉,也没有人维持秩序。虽然是演出,也仍然保持着省议会大厦广场的平静和安详,没有高音喇叭的喧闹也没有人声鼎沸的喧哗,一切都是那么平淡、那么安静。仿佛在这19世纪的大厦旁就应该有19世纪风格的演出,就应该有不多的现代人来观看,即非故意,也非人为。我想这是否就是和谐的一种表现?以后才知道,这期间魁北克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新法兰西文化节,有关新法兰西的文化展示在魁北克老城到处都有,因此省议会大厦广场当然也不例外。
魁北克城古老的城墙就在省议会大厦附近,在广场上就可以看到那古老的城墙和城门,据说这是在北美大地上唯一被保留下来的城墙。但是由于道路狭窄,我们的车子不能直接从城门进入老城区,因此我们也就只能在远处眺望他苍老的身影,这也是此行中的一个遗憾。
?/P>
|
圣劳伦斯和边的古炮台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