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疆焉耆葡萄酒节 戈壁绿洲惹人醉(下)

标签:
美食焉耆葡萄酒糖粽子九碗三行子 |
分类: 体验之味 |
焉耆被称作新疆旅游美食文化名城,既可以品尝到回族美食,也可以感受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都喜爱的融合美食。所幸在焉耆的日子,两次与焉耆县副县长袁杰同桌就餐,他对焉耆的人文地理、饮食文化了解甚深,让我不仅知道了那些焉耆名菜、名小吃的名称、做法,更深深感受到焉耆的美食文化。


香豆饼子就粉汤,是焉耆人常吃的主食。香豆子是西北做饲草用的芳香植物,开花时,将全草割下,晒干,碾成细粉,是西北人做饼时必备的调料。焉耆的香豆粉饼子,就是把香豆子粉加油调和后在烙饼时当调料卷入,吃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回来查了一下,香豆子其实就是中药材葫芦巴的草,含有香豆素,是天然香精的重要原料。吃香豆粉饼,通常要就凉粉汤,焉耆的凉皮也是名小吃之一,麻辣鲜香。

简约版的九碗三行子
如果是焉耆回族宴客,则要上“九碗三行子”。所谓九碗三行子,是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并要把九只碗菜摆成每边三只碗的三行。讲究的九碗三行子,四角是肉菜,中间是水(汤)菜,菜的内容一般是蒸、炖、拌为主,包括有丸子、焖子、黄焖肉、夹沙肉等。九碗三行子代表了回族人九字为尊的礼敬,也有四方客平等的含义,如果把中间的水菜拿开,就是一个回族的“回”字的形状。当大众餐饮配菜时,则往往把“九碗三行子”简化为了一道拼盘式的回族菜品了。
椒麻鸡
椒麻鸡也是这里的名小吃,与新疆的炖烧的大盘鸡不同,椒麻鸡是煮出来的,麻醇咸鲜,质地软嫩,清爽可口。
到焉耆,还要尝尝这里的博斯腾湖野生鱼,已申请了地理标志产品。当天尝到的是鱼背面,鱼肉鲜嫩,烧汁浓稠,与面条拌食,别有一番滋味。
面肺子、米肠子
在焉耆,我还第一次品尝到了米肠子和面肺子。米肠子和面肺子是维吾尔族、回族都喜欢的用羊内脏做的名馔,做起来颇费工夫。
做面肺子,需要把羊肺洗净,将和好的面用水洗出面筋,呈糊状加油和盐,灌入羊肺内,然后扎紧气管,放入水中煮两小时。米肠子是用切碎的羊肝、羊心、羊肠油、胡萝卜加胡椒粉、孜然粉、盐拌入大米,用水煮多半个小时后,在肠中扎眼排气,再煮一小时左右。焉耆的米肠子、面肺子吃起来没有一点儿腥膻的味道,肠衣的韧和米面的软,相得益彰,一咬满口的芳香,特别是面肺子,格外好吃。
焉耆的天亮得晚,餐点与东部地区有时差,早餐、午餐、晚餐一般是9:00、14:00、21:00开餐,从北京初去的人,餐食生物钟一时调不过来,但不用担心下午茶时间会烦恼,到焉耆的回民小吃街上转一圈,标配的牛杂碎汤、手抓饭,或是非标配的馕坑肉、烤馕、凉粉皮、红柳烤肉串,随时接受吃货们挑剔的寻觅。


羊杂汤和手抓饭




乡都酒业的建筑、酒窖和品酒空间
中菲酒业现代化的酿酒罐和灌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