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高度防备到敞开心扉 ||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2017-03-07 19:19:00)
标签:

家庭系统排列

案例

感想

分类: 咨友交流

欢迎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新陶花源记”一键关注

http://img.xiumi.us/xmi/ua/9ota/i/a260ab38facb3d57d20de412e378e537-sz_47754.JPG@1l_640w.jpg||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TITLE="从高度防备到敞开心扉 ||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


 

小编按: 家排到底是什么鬼?咱们老学员热心滴找出了她当时写的真实感触和大家再次分享。一起来看看她的心路历程。


http://img.xiumi.us/xmi/ua/9ota/i/8dea478aeffca9d4d317b4d11bbfdae8-sz_144171.jpg@1l_640w.jpg||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TITLE="从高度防备到敞开心扉 ||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

当时的上课地点▲


半信半疑地参与工作坊


        最初联系陶老师的助理是为了预订陶老师一对一的咨询。在了解过我的问题和我自身的一些经历之后,陶老师建议我参加此次家庭系统排列工作坊。当时,我还是有些犹豫、很想拒绝的。后来助理推荐我看一本书《家庭系统排列入门》,然后再做决定是否要参加。坦白讲,读了这本书之后更加云里雾里摸不清头脑了,家排真的有书上写的那么神奇吗?家排该如何具体操作呢?家排中角色扮演真的可以到位真实表达隐藏的问题吗?这些问题一直萦绕着我。我半信半疑地交了费用,决定参加尝试一下。



做个案前的准备

放弃防备心


http://img.xiumi.us/xmi/ua/9ota/i/3736639c2d1a0af63905fc877ac238a6-sz_372148.jpg@1l_640w.jpg||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TITLE="从高度防备到敞开心扉 ||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

        家排课程一开始,陶老师让我们凭着直觉选择一个笔记本。每个笔记本的封面都是一幅有寓意的画,代表着我们需要解决的或者我们需要的。我拿到自己的笔记本看到封面图案后有一刻是诧异的,这代表着什么呢?我看到陶老师看到我的笔记本的封面后的那种笑容,我更加迫切想知道自己需要解决的和需要面对的。


        第一天上午的家排课程,我们要求画出自己的家庭图。男人女人各用什么来代表,关系用什么来代表,死亡、离婚、分居用什么来代表,自己用什么来代表等等。画出家庭后,需要在每个成员旁标出姓名、年龄、性格特征、重大疾病等关键词。我应该是第一个完成我的家庭图的。看了自己完成的家庭图后才发现,原来我对他们了解得太少、对他们的评价也很差。


        在陶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各自去发现家庭中所共有的特质,比如疾病、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等。这一切都是我们接下来要进行的各自家排案例做准备。


        在集体讨论中,我向陶老师提出了我的顾虑:“对我们九个互不认识的陌生人,进行家排时邀请或者被邀请扮演各自关系中重要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我们要把自己的隐私告诉给其他人,信任从何而来?” 陶老师回答道,“取决于我个人是否真的要面对、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当时的我防备心还是要强于我需要面对问题的决心。


        上午的交流,让我意识到原来我我比我以为地更在乎我的学历,或许因为它是我追逐太久、并且可以让我被家人认可扬眉吐气的一个很重要的砝码吧。我还记得陶老师反问我的话“你是要拿着博士学位,却做出和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一样水准的事儿吗?”,是啊,如果是这样的话,真是枉费我这么多年的努力和付出。


http://img.xiumi.us/xmi/ua/9ota/i/8728bcbdd163e49f59a2ac74da219be2-sz_282574.jpg@1l_640w.jpg||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TITLE="从高度防备到敞开心扉 ||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




参与别人的个案:

渐入佳境


        第一天下午我们开始做个案。我们下午回来的第一件事儿是听着音乐跳舞,我心里和身体应该是同时排斥,但是我还是尝试完成。下午的两个个案我都被邀请参与其中的角色。


        第一个个案震撼到我。在那个情境中身体移动、感情流露、直觉表达竟然如此地贴切,我不太怀疑自己是否可以胜任被邀请的角色。身体的记忆是不会骗人的。七分角色融入、三分理智清醒的状态,我们是可以驾驭的。


        第二个个案中,我的感受是那位故去的人似乎不想被打扰太多,我并没有表达我的感受。但是接下来陶老师的点评中也提到了活着的人不要太执着、沉沦,应该适时放手,让亡灵可以安息。


        一天家排结束,我开始想着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设计选择谁来参与我的个人。我问自己用“设计”这个词还能真实反映出我内心真正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吗?下午抽到的明信片上的一段话,让我也好感伤,用陶老师说的话就是“这就是真实的你,需要你去面对的啊”。


        带着这些疑问和感慨,开始了第二天的家排。这一天我渐入佳境。这一天的四个家排,我参与了三个。


        我在我扮演的角色以及案主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以及面对类似问题我该做出的决定。第一个案主让我体会到太执着累己累人,所有的执着、不甘心都是在自虐,并没有真正的快乐。


        第二个案主的个案让我清楚了原来猜忌其实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分清楚要什么样的关系才是重要的,婚姻中需要的是生活伴侣,真正的灵魂伴侣鲜少有人做到。性、婚姻、家庭,对于中国大多数男人和女人来说并未分得很清晰。第三个案主的个案让我体会到了我一直责备的一个人的感受,原来本来无爱责任、压抑纠结、各方压力只会让他喘不过气来、选择回避。一天下来真的很累,但是心情和心态真的发生了改变。




我的个案:

让我知道并且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第三天的家排,轮到我自己的个案。其他学员们真的很配合,很感激她们的参与和表现。


        在个案里,我看到原来自己一直在回避青少年时期至亲离开的伤痛,一直在用一个又一个不被爱、纠结爱的问题去转移这种伤痛。原来离开我的至亲们也是不放心我、心疼我的。原来我是那么得舍不得他们。原来爸爸是爱我的、想拥抱我的、心疼我的,原来爷爷没有怪我,原来奶奶一直都放心不下我,原来那个我憎恨的他只是我的替罪羔羊、只是我问题转移的一个媒介。原来我是被爱的,原来我是值得被爱的,原来我是排斥婚姻的、而不是我以为渴望婚姻的……


        我哭得很痛快,我居然可以抱着一个并不熟悉的人这样痛哭流涕。我已经好久没有感受到这样的安心和温暖了。


        谢谢陶老师,让我知道我什么是健康的亲密关系,即“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那儿很好,你来我真心对待,你不来我一样过得活色生香,不要去祈求、不要太执着、不要给予太多、不要大包大揽承担他人角色该承担的,过界限清晰的生活。” 


        谢谢陶老师,让我认清自己在乎的、面对自己该面对的、解决自己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谢谢陶老师,给了我和爷爷奶奶爸爸一个美好的告别仪式,“我会以我的方式爱你们,我会以我的方式记住你们,请祝福我吧”。


        谢谢陶老师,教我如何去改变,每天两小时的步行、跑步或者30分钟的舞蹈静心拉提汗,这真是我现在需要的真实改变。


        谢谢陶老师,让我知道并且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值得拥有美好的明天、值得拥有精彩的生活、值得遇见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人…谢谢陶老师!


        最后抽到的明信片同样很神奇,又一次点亮了我,又一次概括了我三天家排后的状态“make more surprise in my life.”我把它翻译为“期待我生命中更多的精彩”。谢谢陶老师!


http://img.xiumi.us/xmi/ua/9ota/i/5d865334c173f20a791571f97b1a96f0-sz_385397.jpg@1l_640w.jpg||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TITLE="从高度防备到敞开心扉 ||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


        我还报名了陶老师的其他两门课程,who is in和重生之旅。从现在开始得为重生之旅做好准备,放松身体、提升自己的接纳度和幸福感!


相关阅读:(猛戳查看详情☟)

陌生人是如何清晰演绎案主的故事的呢?丨科学解释《家庭系统排列》

行走中的家谱图||《家庭系统排列》工作坊 3月24-26日







小编悄悄话

        小编每次接受邀请参与到学员的家排中,就像多经历了一次不一样的人生。这些能量带来的冲击力,在几年内都对小编有深远的影响,改变了我自己的生活呢!


        3月24-26日今年家排就这一次机会哦!错过就要再等一年!


        如果你也想感受家排的巨大能量快来勾搭小编吧!每一个电话都能加微信哦!


Kamala: 17801034162

Padma: 13910870895

陶花源的拇指玫瑰(学习顾问):

陶小宝: 18301678652

花仙子: 13120350650


http://img.xiumi.us/xmi/ua/9ota/i/d553ce2d36b75784e904c3681e651b74-sz_251707.jpg@1l_640w.jpg||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TITLE="从高度防备到敞开心扉 || 《家庭系统排列》学员分享回顾" />

联系Tara

微信号:tarasixuan     公众号:新陶花源记

电话:010-85629443

邮箱:taratao@taratao.com

QQ: 3277045524


版权声明

图文著作权属于新陶花源记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本号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如有转载,必须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陶花源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