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a Prem陶思璇 | 什么时候应该终止男孩女孩同浴?

标签:
育儿陶思璇隐私同浴 |
分类: 心灵随笔 |
摘掉成年人的有色眼镜,试试看去了解,孩子们可能会对彼此身体的不同部分感到好奇,但是他们绝对不可能因为对彼此的观看而引起性冲动、因此唤醒他们的性欲。——Tara
Prem陶思璇
创造幸福家庭:如何处理男孩女孩同浴问题
其中一位学员说,她有2个孩子,6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最近她做了一个决定,让这两个孩子分开洗澡,结果两个孩子都哭着喊着不干,坚持要在一起洗澡,她和她的丈夫都很担心,两个孩子会背着他们偷偷发生性行为或其他不合适的行为。
摘掉成年人有色眼镜
我说:“我知道你很担心,但是他们真的那么做了吗?究竟他们做了什么让你觉得他们是想要有性接触?”
她想了又想,呢喃着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举动,她只是有这样的担心想要防患于未燃。
我向她建议,她可以试试看,摘掉成年人的有色眼镜,试试看去了解,孩子们可能会对彼此身体的不同部分感到好奇,但是他们绝对不可能因为对彼此的观看而引起性冲动、因此唤醒他们的性欲。
利用可教时机明确隐私概念
同时,他们也应该告诉孩子们,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对在一起洗澡感到不自在,就应该及时告诉父母,那时也应该结束同浴的情况,开始分开独自洗澡了。
为了让家长们感觉更好一些,父母可以要求孩子洗澡的时候把门开着,时不时地走进去看看,确认孩子们是安全的,并且真的是在洗干净自己的身体。
尊重孩子的隐私愿望
我的一个朋友说,她一直记得在她5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带她去海边,让她在沙滩上把湿的泳衣换成干的,那时她觉得尴尬极了,很想立刻逃开。她说,在她的妈妈意识到她需要隐私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她就想要隐私了。
尊重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的隐私愿望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房间,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在进入一个关着门的房间时都需要先敲门,得到允许才能进入,这对孩子的隐私教育非常重要,这种对于隐私的关注、讨论,对于家长们在对孩子尊重自己的身体隐私、保护自己的生殖器、远离性侵害这些事情上助益良多。
本文作者Tara Prem陶思璇,编辑/冯祺。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发请标注:作者Tara Prem陶思璇,转自公众号taraprem;商业性质的转载及纸媒用稿,请留言联系:taratao@taratao.com欢迎转发

创造幸福家庭:如何处理男孩女孩同浴问题
有一次我在重庆讲课,女子总裁班,主题是创造自己的幸福家庭,其中讲到了婴幼儿的性教育,午餐的时候就听到一些学员在争论,什么时候应该终止不同性别的孩子们在一起洗澡,答案五花八门。
其中一位学员说,她有2个孩子,6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最近她做了一个决定,让这两个孩子分开洗澡,结果两个孩子都哭着喊着不干,坚持要在一起洗澡,她和她的丈夫都很担心,两个孩子会背着他们偷偷发生性行为或其他不合适的行为。
摘掉成年人有色眼镜
我问那个学员,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担心。
她迟疑了一会儿,说,最近发现他们会看着彼此的身体,而且会有一些动作想要去尝试。
我说:“我知道你很担心,但是他们真的那么做了吗?究竟他们做了什么让你觉得他们是想要有性接触?”
她想了又想,呢喃着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举动,她只是有这样的担心想要防患于未燃。
我向她建议,她可以试试看,摘掉成年人的有色眼镜,试试看去了解,孩子们可能会对彼此身体的不同部分感到好奇,但是他们绝对不可能因为对彼此的观看而引起性冲动、因此唤醒他们的性欲。
利用可教时机明确隐私概念
其实,男孩女孩一起洗澡,倒是为做家长的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可教时机。像那位学员的状况,不妨试试和自己的丈夫做一个沟通,允许孩子们继续在一起洗澡,只是他们需要向孩子们明确说明,不能触碰对方的生殖器,因为身体的那个部位是私人的。
同时,他们也应该告诉孩子们,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对在一起洗澡感到不自在,就应该及时告诉父母,那时也应该结束同浴的情况,开始分开独自洗澡了。
为了让家长们感觉更好一些,父母可以要求孩子洗澡的时候把门开着,时不时地走进去看看,确认孩子们是安全的,并且真的是在洗干净自己的身体。
尊重孩子的隐私愿望
事实上,6岁的孩子极有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对同浴这件事的兴趣,共同洗浴可能会变成个人洗浴。即使是在裸体很常见的家庭里,6岁的孩子们似乎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含蓄阶段”,他们不愿意在父母面前换衣服,也不愿意再光着身子在家里走来走去。
我的一个朋友说,她一直记得在她5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带她去海边,让她在沙滩上把湿的泳衣换成干的,那时她觉得尴尬极了,很想立刻逃开。她说,在她的妈妈意识到她需要隐私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她就想要隐私了。
尊重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的隐私愿望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房间,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在进入一个关着门的房间时都需要先敲门,得到允许才能进入,这对孩子的隐私教育非常重要,这种对于隐私的关注、讨论,对于家长们在对孩子尊重自己的身体隐私、保护自己的生殖器、远离性侵害这些事情上助益良多。
本文作者Tara Prem陶思璇,编辑/冯祺。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发请标注:作者Tara Prem陶思璇,转自公众号taraprem;商业性质的转载及纸媒用稿,请留言联系:taratao@taratao.com欢迎转发
后一篇:花活力 | 玫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