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我的爱:糊涂也是一种成长

(2015-10-16 17:19:46)
标签:

情感

陶思璇

你们

助教

庆生

分类: 心灵随笔
生活是活着的,移动的,变化的,道理却是死的,用死的道理去套用活的生活,本身就是悖论。
——Tara Prem陶思璇

越活越糊涂
封信,我写给自己,也写给那些有了一些年纪、却依然很多困惑的,女人,或是男人。

人都说“四十不惑”,我却恰恰相反,四十了,困惑越来越多,想不清白、想不清楚的事,越来越多,这种感觉很难描述,既没有了往日的理性、清醒,也不是小孩子时的无知,至少在我的文字库里找不到恰当的词来描述,也或许是因为我读书太少吧。

无知者无畏。这句话真是不错。

十四五岁的少女有颗六、七十岁的心
20岁左右的时候,我开始给各大时尚杂志写专栏,情感关系,小技巧、小方法一个又一个,现在那些畅销书所讲述的技巧方法,我还是个黄毛丫头的时候就已经在写、在用了,我还记得我的第二本书《给最爱的人——成功实现你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出版时,出版社的总编审完稿对我的图书编辑说:这个女孩儿谁敢娶啊。

那时,我也以为自己已经看得透彻,对婚姻、对男人、对家庭、对孩子、对友谊、对社会…….

然后就到了30岁。完成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系统学习,拿到心理师的执照,参加了很多大师带领的工作坊,自己也接待了不少的个案,不再去讨论技巧,知道了一切都是由心而起,心静则明,于是埋头修心。

那段时间里,我遇到了他,一个完美得无可挑剔的好男人,符合我的所有要求的完美,也正因为他太完美,以至于当我意识到他需要的是婚姻的时候,我立刻被吓跑了,我无法想象我要如何每天面对一个如此完美的人,在他面前我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体现。

我曾经想过把他的故事写成小说,但每次一动笔就已经开始偏离,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是如此地软弱无力,我的文字能力居然无法表达这段感情的万分之一。

我以为这一辈子就是这样过了,一个人,心底安放着一段情,很安静地,一天天度日。父亲突然离世,我的整个轰然坍塌,一下子跌入了黑暗之中,看不到任何光亮。那时我才意识到,我必须为自己做出改变。随后,我去了意大利,开始学习,也开始接受疗愈、自我疗愈。

导师帮我得到创伤疗愈
我很幸运,遇到了两位好导师,悟道者Premartha和他的太太Svarup。看到他们,我立刻明白了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像他们之间那样的真实关系。

Premartha和Svarup待我如自己的孩子,特别是Premartha,慈父一般。学业结束,我给他们做助教,有一次刚好赶上Premartha的生日,所有的助教们都相约着去了小书馆,给Premartha庆生,惟独我不知道,自始至终没有人来告诉我这个信息。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学校餐厅吃晚饭,学校里的其他老师们都用奇怪的目光看着我,因为所有人都知道Premartha的助教们在小书馆给他庆生,这是每年的惯例,人人都知道。

晚餐结束,我刚要离开,原来一直给我做同传的翻译进来了,看见我,很惊讶,问我为什么没有去给Premartha庆生,我说我不知道,她才一五一十把时间、地点、这里的惯例等等都告诉了我,然后问我要不要去。

那时我很伤心,觉得自己被排斥、被遗弃,就说,不去了,我没有得到邀请。

不一会儿,2个助教来宿舍叫我,向我道歉说忘了告诉我,以为别人会告诉我。就这样,我跟着他们两个人去了小书馆,一进门,Svarup就大声地说:“嗨,Tara,你终于来了!你去哪儿了?我们一直在等你!”

“没有人告诉我你们会在这里。我一个人在餐厅。”我冷冷地说。

Svarup拉开身边的椅子,让我过去,Premartha一直微笑着,不说话,看着我,当我经过他的身边时,他伸出手拉住我,把我带到他的身边,拥我入怀,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然后抱着我,看着大家,很认真地对大家说:“我看到你们冷落了她,你们把她排除在外。在教室里,你们都讲意大利语,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那儿,什么也听不懂,你们忽视她的存在。你们应该向她道歉。”

几个助教沉默了片刻,一个接着一个向我道歉。我的眼泪止不住夺眶而出,在Premartha的怀抱里哭得稀里哗啦。

那一刻,我终于体会到来自父亲的看见和支持,那是我一直以来的创伤所在,我一直把它藏匿得完全看不到踪影,可那一刻,它就这样在爱里浮现,也在爱里得到了疗愈。

“之前我曾经对你们说过,只要有她在场,你们要尽可能地说英语。现在我要认真地对你们提出要求,只要有她在场,你们必须用英语,我知道你们当中的有些人讲英语很困难,但你们必须要尝试,她讲中文,她的中文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好,可她在这里讲英语,因为她愿意和你们沟通,这是她对你们的尊重。你们也应该给予她同样的尊重。”Premartha继续说。

得到了所有助教们的承诺,Premartha才松开手,让我在Svarup的身边坐下来,大家开始唱生日歌,庆生晚宴正式开始。

那一夜,是我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那儿之后,我开始不再惧怕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开始允许自己像小孩子一样地尽情嬉戏、直接表达。

无法用死的道理去套用活的生活
大约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去年我谈了一段不着调的恋爱,对着那个人说了很多之前打死都不会说的话,表现得像个十四五岁的少女,而我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则通情达理宽容豁达得像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我对要好的闺蜜说,我的人生完全是逆生长,不是容颜,是心理。

我的一个好朋友,也是一个心理师,常常跟我讲一些心理学原理,解释我和G之间的事,我也曾经试图用我所知道的心理学原理去解释,但最终放弃,我发现,那根本就是一本糊涂账,没有什么道理可循,或者说,有太多太多的原理纠缠在一起,彼此渗透,根本没办法分开澄清。

我想,这就是生活吧,生活是活着的,移动的,变化的,道理却是死的,用死的道理去套用活的生活,本身就是悖论。与其勉强自己做事后诸葛,不如放下身段,伏地臣服,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浅薄,然后用整个身心去经历,去体验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多地去观察、去感受、去品味,接收、放下、再接收、再放下,让该来的来,让要去的去,活在当下,活在每一个鲜活的片刻,糊涂,其实是一种更好的成长,灵性的智慧远比大脑所接受的别人的经验更丰富,也更有趣。

2016年,我要设计一系列的新课程,爱的学习与体验,你若也有同感,还等什么,赶快报名吧,人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不一样的境遇,得到的是不一样的精彩,如果你不满足于一成不变,那就选择改变吧,和我一样,即刻开始,说变就变。



本文作者Tara Prem/陶思璇,编辑/冯祺。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发请标注:作者Tara Prem陶思璇,转自公众号sixuantao;商业性质的转载及纸媒用稿,请留言联系:taratao@taratao.com欢迎转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