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思璇:不要期待自己成为全能的神

标签:
情感陶思璇都市时报自己书柜 |
分类: 心灵随笔 |

导语:不要期待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全能的神。好好地照顾自己,为自己创造出更好的生活,当你能够为自己创造出更好的生活,你的状态自然就会福泽你身边的人,就像太阳,太阳没想被万人称颂,它只是不断地发光发热,而世间万物已经备受恩泽。
陶思璇:不要期待自己成为全能的神

初次给陶思璇打电话,虽然是外地的陌生号码,但她接起电话“哈喽”一声,声音里充满了明媚。让记者似乎都忘记了这是第一次和她通电话,她的热情与活力让人格外舒服。正如她的新书书名《当你真正开始爱自己》一样,这次采访,让记者感受到陶思璇做到了真正的爱自己,她的这种爱,让身边的人都忍不住爱她。
都市时报:你曾经说过:“认识到抉择的时刻就是一个新起点。”为什么这么说,能不能和我们聊一聊抉择的话题?
陶思璇:呵呵,现在越来越觉得文字远不及体验,很多体验是文字根本没有办法去描述的。例如这句话就是。
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吧,你家附近有意大利餐厅,西班牙餐厅,中餐厅,日餐厅,分别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当你决定去意大利餐厅,你就必须向东走,那条路上你能够遇到的人、风景、事情,一定和你向南、向西、向北走有所不同。但你如果选择了中餐厅,你就必须向西走,同时你必须放弃东、南、北那三条路,而你能看到、遇到的,也只能是向西走那条路上的人和风景。
你看,你的任何一个抉择,都决定了你要行走的方向,同时也决定了你将遇到的人和风景。任何一个转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不是吗?
都市时报:“大龄剩女”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词,越来越多的女性因为事业、学业而单身,对于单身女性,你有什么建议吗?
陶思璇:“因为事业、因为学业而单身”,这句话听起来比较像是借口。前些天我看一个电视选秀节目,其中数位单身女性都在重复同样的“理由”:太热爱唱歌了,所以每年都会用大量的时间去全国各地参加比赛,完全没有时间陪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所以丈夫选择了离婚,带着孩子离开了。所以她们单身。她们都很委屈,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其实很多时候,那些所谓“为了事业、为了学业”而没有时间去谈恋爱的人,其实并没有真的看清楚自己到底在恐惧什么、逃避什么,事业和学业不过是一个漂亮的借口。单身和婚姻一样,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选择单身,是因为你认为你自己更适合单身这种生活方式,你自然就能够乐享其中。
无论单身还是已婚,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首先把自己照顾好,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尽量地尊重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这才是王道,因为,只有当你被看见的时候,你才有能力去看见别人。当你自己的需求被满足了之后,你才能甘心情愿地去满足别人。
心灵:每个人都需要心灵成长
都市时报: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现在国内很多城市兴起了一种“心灵成长课程”,作为一位心理学家,你认为“心灵成长课程”对我们普通人有何意义?
陶思璇:有专业的调查机构针对家庭环境做过长期的调研,调研结果证明,85%的家庭都是问题家庭,都有或大或小的成长空间。
每个人在这一生当中,至少有过一段时间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心灵成长是每个人都需要去做的功课。几乎每个人都是携带着各种问题出生,在一个问题家庭里长大,有问题很正常,没有问题才是奇迹。
心灵成长类课程,不能把你改变成一个全能的神,但可以让你对自己有越来越好的管理能力,让你的生活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快乐。这类课程对普通人有什么意思,有多大意义,取决于当事人怎么看待自己的健康和快乐,健康和快乐对当事人有多重要。
都市时报:在国外,普通的人都会去看心理医生,但在中国大家似乎误认为“神经病”才会去看心理医生,如此现状,你怎么看?
陶思璇:每个人在这一生当中,至少有过一段时间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值得庆幸的是,这种观点正在改变,至少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遇到情绪困扰的时候就会去看心理医生,而不是非要等到病入膏肓才去精神病医院。
都市时报:人际关系一直是每一个人所关注的,但“坚持原则”和“保持和谐”一直相互撕扯,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对此你怎么看?
陶思璇:坚持原则,不是伤及他人。保持和谐,也不是虚假隐瞒。
都市时报:有媒体评价你是最懂爱的华语女作家,你怎么看待婚姻与爱情的关系?
阅读:养成我的理想主义状态
都市时报:你当过很多综艺节目的特邀情感心理嘉宾,每天面对那么多的感情问题会不会很疲惫,情绪受到影响,你是怎么处理的?
陶思璇:我不是圣人,不是神,自然会有各种不高兴。不高兴的时候就去做静心练习,这个练习不合适就用那个,反正我可以自己设计。呵呵。所有我在课程里教给学员们用的那些练习,一定都是我自己亲身体验过、觉得有效才会跟学员们一起去分享。
都市时报:在生活中,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怎么样放松自己的心情?
陶思璇:我喜欢阅读、听音乐、写作、弹琴、打扫卫生、修剪花草、诵经、打坐……我也是用这些方式调节心情。
都市时报:有人说,读人如读书,能否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阅读习惯与偏好?
陶思璇: 小时候读的是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养成我的理想主义状态。现在,我有三个双门书柜,一个开放式书架,开放式书架在客厅,上面有人物传记、英语教材、励志类的书籍、比较有趣的游记、生活工具书。三个书柜,一个书柜里全部都是心理学的专业书,一个书柜是社会学、哲学、女性主义、佛学、禅修、灵修类的书籍,另一个书柜里是小说、诗歌、散文、杂记。
名片
陶思璇 生于1972年,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师从心理学家陈向一教授。家庭治疗师、国家心理咨询师、情感关系专栏作家,性与性别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单身女性网CEO。CCTV-2王牌栏目《全家总动员》特邀常驻总评委、CCTV-3《向幸福出发》唯一常驻情感专家、凤凰卫视高端体育谈话节目《金牌大猜想》常驻专家嘉宾、湖南卫视王牌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特邀专家嘉宾。代表作:最新力作《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33天的爱情魔法》《向幸福出发》《欣赏的力量》。新书:这是我前半生的整理
都市时报:你在新书《当你真正开始爱自己》中写道:“连我爱我都不懂,怎么能爱好别人。”那在你看来爱自己和爱别人是否有先后之分?
陶思璇:一个不懂爱自己的人,不可能真的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你只能分享你已经拥有的,而不可能去跟别人分享你没有的。
都市时报:阅读了你的新书,我看到几乎都是不同人之间的一些故事,这些素材都来自于你15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吗?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想到要出这样一本书?
陶思璇:这本书应该说是我的一个半生整理。我已经出版过至少10本书,小说、散文、随笔、案例分享、心理自助等等。这本书缘起于时代华语的俞根勇先生,是他一直力邀我写这本书。他更希望看到我是一个作家的角度去跟读者分享爱,而不是一个心理师给病人看病,这也是我近来想做的事,就这样一拍即合,有了这本书的诞生。
都市时报:你希望通过这本书,对读者说点什么?
陶思璇:不要期待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全能的神。好好地照顾自己,为自己创造出更好的生活,当你能够为自己创造出更好的生活,你的状态自然就会福泽你身边的人,就像太阳,太阳没想被万人称颂,它只是不断地发光发热,而世间万物已经备受恩泽。
陶思璇心灵语录
●如果一个人能够始终保持内省,能够学会自我觉察和觉知,就能够避免这种向外的掠夺,而是学习从大自然里汲取能量,再回馈给自然。
●别让过去成为过不去的纠结,哪怕只是一分钟之前才刚刚发生的过去。摆脱纠结的唯一方法不是强制忘却,而是坦然面对,因为情绪就像一座火山,顺势导流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压抑只会让毁灭来得更加彻底强烈。
●成熟爱情的最关键之处在于两个人共同拥有爱情生活,能够共同实现彼此的自我价值,并使得爱情双方的独立个性能在双方彼此融合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既强调爱情的共性,也允许个人性格的存在和发展,即共性富于个性之中,个性促进共性的形成和完善。共性与个性共同构成美满的感情生活,才是成熟的爱情。
●爱是需要不断付出,不断下功夫的,它不会自己滋长。你是唯一能使爱活在你自己的真实的生命中的人。真正的爱是令所爱的人成长,并且这种成长是为了他自己,以他自己的方式去发展,而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望去学习。
●人生苦短,长的是磨难,自己不必再给自己平添更多压力和折磨。就像我们每次举办party时的口号,扮鬼扮妖扮仙女,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你自己的选择,能够让你自己感觉到更多的快乐。生命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过,对你并不重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