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每个情绪一个名字

(2014-12-29 20:00:58)
标签:

杂谈

给每个情绪一个名字

即便大人,也不是都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我们中国人总的来说,情感表达比较委婉,比较含蓄。在美国,我感觉人们对于感情的表达更为直接一些,表达方式也很细腻。其中一个原因,是心理咨询行业的发达,将一些心理学上关于内心世界的词汇,变成了人人皆知的说法,比如我最近在翻译的一本小说《恰似天堂》(约翰·契弗著)中,作者也提到:“弗洛伊德的词汇已经家喻户晓。服务员在供应卡车司机的餐厅不小心把你的啤酒洒了,她也会说:‘哎呀。这是弗洛伊德式滑出。’如果你问她这话什么意思,她会说:“你怎么啦?昨天出生的?弗洛伊德式就是滑的意思。懂不?”这些来自心理学的描述人心理状态的词汇丰富,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世界观,比如我们能看到一些人有问题不承认,在美国很多普通人都知道in denial, defensive mode这些说法,但中国人往往只用“这人好不讲理”一句带过,没法深入地了解对方处境是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花花公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