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玩性大的人有时反而成就高?——在路边玩过草的人才能体会路的味道

(2014-04-05 21:53:21)
分类: 心灵随笔
  小时候,大人常常告诫我说“不要玩路边的野草”,他们告诉我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在路上四处闲逛。可对小孩子来说,没有比路边的野草更有意思的了。看见漂亮的落叶就捡来和朋友比试一下,蹲在蚂蚁窝旁观察忙碌的蚂蚁,还有最有意思的抄近道。大人们觉得所谓抄近道不过是绕路的闲逛而已,可小孩子却总是想方设法地找到“近道”,钻进谁家的后院,或是踩到田里惹怒大人四处逃跑,那可真是惊险刺激,趣味无穷。

  如今回过头来再去想,我觉得,正是因为这样绕路去玩野草,孩子才有机会充分感受到放学路上的乐趣。那些放了学就规规矩矩回家的孩子,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一定都是一丝不苟。当然了,他们也很了不起,但他们却根本无法领略到路的趣味。

  有位爱好广泛的杰出企业家,他极富人情味,非常受人尊敬。在跟他谈话的时候,我问他为什么能生活得如此丰富多彩,他的回答是——这都是托了结核的福。

  他在学生时代得了结核病,这在当时还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只能静养。结核这种病完全不会影响人的意识活动,所以那个时候的他深知其他年轻人都在努力地运动、勤奋地做学问,而自己却只能静养,这令他痛苦极了。青年时期是最为重要的时期,可我却荒废掉了——这种想法实在令人痛苦不堪。

  不过,等事业有成后再回想,他发现结核病这一“路边草”也并非是荒废时间的刽子手。非但没荒废,还让他获益良多。那时所经历的一切,在今天看来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体会过落后于别人的懊悔,体会过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却做不到的那种辛酸,陷入过生与死的苦恼……这些对他后来的人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路,那么那些只想着尽早到达目的地而无视沿途风景的人,就无法体会到这条路的真谛。就拿高考来说,因为很难,所以考生就被禁止玩路边草,非得一门心思朝着考上大学这个目标全力猛冲。可实际上,要是看看那些已经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我们就能看出来,那些在入学后崭露头角的,其实都是些没少在备考期间偷完路边草的人。也许有人会质疑,真会有这种事吗?其实,这正是人类的有趣之处。因为玩路边草占了太多时间,所以他们就会有危机感,因此更加发奋。如此一来,成绩反倒远远超过别人了。

  我之所以会想到这些,其实是机缘巧合下有幸重读了夏目漱石先生的《道草》。大概很多人都读过这本书,知道股市的梗概,男主角会因为与妻子意见不合而生气窝火。偏偏在这种时候,过去照顾过自己的养父跑来找他要钱。虽然明明知道跟这种人早没瓜葛了,可却还是放不下,心里骂着讨厌,但依然和对方牵连不断。妻子觉得,只要彻底跟对方划清界限就好了,男主角自己也觉得妻子的观点是对的,但还是藕断丝连,麻烦不断。

  这是任何家庭都可能会出现的琐事,人们甚至觉得这只是漱石的轻描淡写罢了。男主角是一位学者,要做的工作堆积如山,可他却为这种日常琐碎的路边草无端耗费了不少时间。

  在读这本《道草》的时候,我总会产生一种有双高高在上的眼睛正在静静俯瞰着那些现实,毫不畏缩地看着这一切的感觉。那双眼已然超越了到底男主角是对的还是妻子是对的之类的判断,而只是就那样看着。感觉到这么一双眼的存在以后,我才开始明白,原来《道草》中所描写的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所谓琐事,其实恰恰正是道路本身的味道。

  虽说通过路边草才能体会到路的味道,可也必须具备品味的能力才行。所以,即便达不到漱石的《道草》的程度,也必须拥有俯瞰世界的能力。

  摘自《心的处方笺》

TaraTao陶花源心灵成工作室

联系电话:Joy 15117939933(可加微信)
电子信箱:office2013@taratao.com
---------------------------------------
分享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更多资讯,请订阅:
思璇微信公众平台:sixuantao
思璇微博:@Tara陶思璇
思璇搜狐自媒体:Tara陶思璇
---------------------------------------
2014年“心幸福”系列课程简介
【心幸福-自信之光】:熟练掌握“8个镜片”的自我觉察技术,提高自我价值感,提升自信心。
【心幸福-愤怒之舞】:解析愤怒背后隐藏的情感需求,恰当释放,转化能量;
【心幸福-信任生命】:通过一些自我面质的训练方法,培养专注力,正念观,与生命结盟;
【心幸福-喜悦人生】: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学习自由恰当的情感表达,能量升华。
【心幸福-重生之旅全系列】:重返少年时光,整合内在资源,创造未来新世界。
【谁在你的身体里面-内观工作坊】:倾听身体,探索情绪背后的秘密,与内在智慧建立联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