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交下午茶

(2012-08-13 22:53:46)
标签:

英式下午茶

休闲

心灵

生活方式

生活态度

陶思璇

杂谈

分类: 媒体访问

        受《高尔夫度假》之邀,在瑞吉酒店品味下午茶,聊休闲放松的话题——英伦下午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社交下午茶

 

Q:英式下午茶虽然是一个休闲放松的时候,但也是个很好的社交方式,仅次于正式晚宴,社交礼仪自然必不可少,这些礼仪都是什么呢?

 

A:英式下午茶的礼仪首先从饮茶方式开始,需小口慢饮,茶点则要细细品尝,与之相配的一定是低声细语、举止端庄,站立、行走、坐姿都是一个人品行教养的外显流露。

 

之前的人们比较讲究,端茶杯的时候只能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杯柄,现在的人们比较粗放,即使你把手指伸进杯柄圈里也是可以被接受的行为,但轻拿轻放则一直是需要坚守的规则之一。此外,喝茶的时候绝对不能发出声音,否则就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表现。

 

 

Q:下午茶和其它社交方式,譬如社交聚会、舞会派对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A:这个很难去仔细区分,特别是社交聚会,因为下午茶本身就是一个社交聚会。想要有一个区分,首先得去定义什么是社交聚会、舞会派对等。

 

舞会派对比较容易理解,是以各种舞蹈为主题,这也是社交聚会的一种,就像下午茶是以茶和茶点为主题一样。

相对而言,下午茶通常不会有很多人参加,属于小范围的聚会,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机会去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下午茶有足够多的座位,每个人都可以坐下来,较之大型的商务聚会多数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人需要站着,下午茶更是能够让每位客人都感觉到踏实和放松。

 

Q:国人应从下午茶当中学习什么?它为国人社交方式带来什么启迪?

 

A:下午茶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你可以继续原来的生活状态,但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选择更精致的生活品质。不一定是英式下午茶,你也可以选择中国传统的茶艺或是日本茶道。

 

下午茶更接近于商务聚会,比正式的商务会谈放松,又比在吃喝中谈事显得郑重,人的注意力比较多集中在事情的讨论上,而不是如何在推杯换盏的游戏较量中再去思考如何把自己想要谈的事情巧妙地融入其中。前者更多考虑的是工作,后者更多的是社交手段的较量。

 

 

Q:在当今社会出现哪些社交新方式?和传统社交方式它们呈现出什么样的新特点?从情感抒发上分析,二者之间的不同又是什么?

 

A:目前已知的所谓社交新方式比较常见的无非就是K歌、聚餐、郊游、自驾游、高尔夫等。总体来说当代人的社交活动约定俗成的隐藏的规矩比较多,明确规定的社交礼仪体现较少,例如聚餐时什么人坐在什么位置,诸如此类。传统社交方式特别是西式社交生活,明确规定的社交礼仪比较的重要。

 

每种社交方式的产生都和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谈不上孰优孰劣,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仅此而已。只要选择的是合适自己的、自己真正想要的,任何一种社交方式都能够让自己乐在其中并有所收获。反之,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自己不喜欢的社交方式,无论哪一种都会让自己痛苦不堪,也不会有恰当的收获,就更不要提能够有升华存在了。

 

 

 

Q:人格特质和所喜爱的社交方式是怎样匹配的?社交能力跟社交环境的关系是什么?

 

A: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先天气质类型特征,但大部分气质类型特征都可以经过后天的努力而改变。例如,忧郁型先天气质类型特征的人喜欢独处,喜欢安静,下午茶就会是最好的社交方式,但忧郁型的人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一样可以在大型的商务聚会上表现得游刃有余。乐观型先天气质类型特征的人喜欢热闹,让这个类型的人去参加大型的商务聚会不用任何训练他们都能够表现得非常好,他们也会非常享受这样的聚会,下午茶反而会很有可能让他们觉得无聊。但经过专业训练,他们也一样能够在下午茶上找到乐趣。所以这个没有绝对区分。社交能力是在一个人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加以长期教育和专业训练的综合结果。社交环境则根据不同的聚会地点的改变而有所不同。例如,有人喜欢宽敞的环境,会因为环境的宽敞与否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但也有人喜欢狭小的空间,在宽敞的环境里反而会觉得不舒服。通常来讲,宽敞、明亮的环境会让人心情舒畅,但对于某些人来说,狭小阴暗的空间则会让他们觉得安心和放松。如果是商务活动,最好选择宽敞明亮的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选择正直、坦荡的态度。交友当然最好也是选择这样的环境,除非你已经在最开始就决定了要开始一段隐晦不明的关系。

社交下午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