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爱一个出口
(2009-10-06 10:00:27)
标签:
陶思璇家庭亲情爸爸妈妈情感 |
思璇老师:
每次回家,我都如以前在家一样热情的叫着邻居的大妈,大婶儿,大爷。我以为如果把生你养你的父老排除在外,就是把你生命的根排斥在外,那我们还如何立足啊?
思旋老师我是这样的爱着我的家人,可在属于我个人的内心空间里,在我作为一个人的空间里,我不快乐,感觉不到幸福,我说不上来为什么,有时候我自己都搞不懂我自己是怎么回事,在初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每到星期六,她都迫不及待的回家,回家吃妈妈准备的好吃的,爸爸给的礼物,每次从家里回来,都眉飞色舞的讲着家里的趣闻,那幸福的脸红扑扑的,我开始也沉浸在她的幸福里,可过后是大把大把的羡慕。他的家庭稍微富裕一些吧。说真的当时只是羡慕,没有怨恨,而且那种羡慕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直到大学的时候,我身边也有类似的情况,我就纳闷了,何以至此啊?不就是回趟家吗?我从来就很干脆,回家就回家,返校就返校,从不拖拖拉拉。我在大学里暑假从没回过家,同学开玩笑说,你真“冷”啊,豪不恋家。思旋老师,在外求学这么长时间以来,说真的,我从没有非常渴望的想回过家,达到那种非常地步。我给爸妈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也问一问爸妈的生活,没有事就不回了。思旋老师也许你会疑惑,也许你的父母在骗你呢。老师您知道吗?每次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从他们说话的口气,说话时间的长短,我都能感觉到家里的气氛,和他们大概的生活状态,我很敏感,非常的敏感!就像一只在外的小狗一样能嗅到家的味道,而且很准确。
我常常想这个问题,我为什么会这样?在对待家的问题上,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啊?现在我也许明白了一些。我的家里缺乏其乐融融的气氛,我的家太静了,太淡了,淡的近乎有点“凉”,甚至“冷”的地步。这是小时候的记忆,我现在确确实实感觉到,小时候的记忆真的很纯很真,也很深刻,不管是好的或是坏的,都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对自己性格的形成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爸爸兄妹五个,是奶奶最小的孩子,比较受奶奶的疼爱,听老人讲,那时候家家都很穷,农村嘛,我妈嫁给我爸是她的第二次婚姻,这是我偷偷知道的,妈比爸年长几岁,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小时候的记忆里,爸爸和妈妈老是吵架,奶奶也和妈妈吵,厉害的几次,爸妈达到了拳脚相加的地步,我的记忆非常的深刻,爸爸在厮打着妈妈,我和哥哥拼命的护着妈妈,抱着爸爸的腿,他的拳头结实的落在我和哥哥身上,妈妈躺在那儿,披头散发的躺在那儿,衣服很零落,似乎没有了气息,爸爸被几个人拉住了,我和哥哥吓坏了,跪伏在妈妈的身边,不停地哭着,叫着,喊着,害怕妈妈离我们而去,我哭得很头痛很头痛,我只会哭,似乎哭是解救妈妈的唯一办法。院子里来了好多人,村医也来了,照护妈妈,我和哥哥就一步不离的跟着被众人移动的妈妈,我不知道我和哥哥在邻居们的眼里可怜到了什么程度。我害怕家里只剩下我和哥哥,我用我稚嫩和恐慌的眼睛渴求邻居们不要走,陪着我和哥哥,陪到妈妈能起床,能做饭,能下地干活为止,陪到爸爸和妈妈脸上都有了笑容为止,可邻居们还是都走了,剩下一院子的凌乱,剩下我和哥哥憋屈的哭声,也剩下了满屋的寒冷。爸爸不知被邻居叔叔带到哪里,我们更害拍他回家来,那时爸爸就像一只暴怒凶残的老虎,我充满了对爸爸的仇恨,更充满了对他的恐惧。我和哥哥非常安静的依偎在妈妈的床边,不时的用小手拢一拢妈妈的头发,求菩萨保佑妈妈快快好起来,好起来。家里的门一响,我就吓得哆嗦起来,以为爸爸回家了。我和哥哥不会做饭,就吃一些剩馒头。为了给妈妈做点吃的,就模仿妈妈的做法,做了鸡蛋汤,切不说能喝不能喝,但当妈妈看到那碗汤时,抱着我和哥哥痛哭起来。。。妈妈是最好的妈妈,她始终不舍得她的一双儿女,不管妈妈受到多大的委屈,内心有多少苦,她还是起来了,为她的小儿女做吃的。啊,我瘦弱的妈妈,我心爱的妈妈!我幼小的心灵里,藏着一个疑问,爸妈为什么老是吵架呢?也许家里穷苦,也许爸爸不够成熟,有一种初为人父的负担,还没有适应角色的转换,哦,我的爸爸,您为我们受苦了。。。
妈妈痛苦的哭声,妈妈的散乱的头发,爸爸的黑僵的脸,家里的凌乱,时常在梦中出现,惊醒的那一刹那,我分不清是醒还是梦,害怕地以为又回到了从前。我多想有一位洗脑师帮我洗洗脑,摆脱那一段不快乐的记忆。但我从不怀疑父母对我毫不保留的爱。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敬礼
亲爱的平平:
爱的能力包括:
我们自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包括客观的认知能力,宽容、忍耐的气度,承受挫折的勇气和力量等。认知能力不仅仅指对世界、社会的知识性认识,更主要的是指对他人及自己的了解和评价。爱与被爱都是需要能力的。有能力的付出、有能力的接受都是同等品质的能力。
一个人面对别人的施爱,能及时准确地对爱做出判断,并做出接受、谢绝或再观察的选择,这也是一种爱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人,或是匆忙行事,或是无从把握,显得惊慌、不知所措,木然无反应,会造成终生的遗憾。因此也要勇敢的接纳他人的爱。爱是双向的,不仅仅是付出,同时也是收获。一个人只有领悟到了他人的爱,才有可能给他人以更大的爱。
许多人把爱别人看作理所当然,却对爱自己产生愧疚的感觉,觉得是过于自私的表现。其实,健康的爱源于成熟的自我,爱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爱自己,必须要先了解自己、相信自己、欣赏自己;
爱自己,对自己负责,争取精神和物质的独立,才能对别人负责;
爱自己,要懂得适当的放松和调整自己,但不放纵自己的惰性。
爱自己,要保护好自己;
爱自己,就不为难自己。对别人来说,你可能只是个无关紧要的人,而对于你自己,你却是整个世界。
(我觉得你可以从爱自己开始着手,因为从你的描述中,我觉得你对自己很不爱惜)
爱要学会自信。自卑的人往往无法很好地爱别人,因为不自信,所以对爱患得患失,害怕得到,也害怕失去,更害怕对方看不到自己的爱。而亲人或爱人之间相处,即使相爱也可能会产生伤害,自信的人在受到伤害时也能够坚持自己爱的承诺,依然信任对方、爱对方。
爱要学会行动。爱不能藏在心里,挂在嘴上,而是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做一顿可口的饭菜,陪他们去想去的地方走一走,买回他们想买却不舍得买的东西,呵护他们的疲惫与劳累,这些都是你表达爱的方式。
(这两个部分,我也希望你能认真读一下,并反思一下自己)
爱要学会接纳。你有自己的个性、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他也一定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爱,就不能强求他各方面都如你所期望的那样,而是接纳他,鼓励他成为他自己。
爱要学会承担责任。承担责任是爱的核心,为人子女有为人子女的责任,为人父母有为人父母的责任,为人夫为人妻有为人夫为人妻的责任,也许你有着多重身份,而每一份责任都是责无旁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