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厕所”为何无人“尝鲜”?
8月22日,网友发帖称,白洋淀惊现“中性卫生间”,引发网友围观。许多网友对此不解,中性是什么性别?白洋淀旅游码头工作人员解释称,这种厕所实际上是为了方便老幼病残而建造的,是一种人性化厕所。由于这些人行动不便,所以允许异性亲属陪同进入。(9月3日燕赵都市报)
“中性厕所”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一些城市率先行动,或在商业区或在景区早已建起了“中性厕所”。然而,白洋淀景区的“中性厕所”,为何发生了人们纷纷表示拒绝如厕,无人“尝鲜”的事情呢?
首先,是因为“中性厕所”的名字,让如厕者望而却步。说起“中性”,人们往往产生不男不女的联想,谁又愿意到不男不女的厕所如厕呢!人们的联想并没有错,“中性厕所”最早出现在泰国,是专门供有变性倾向的男性使用的。随着发展,“中性厕所”有了特定的概念,即“中性厕所”是男女都能使用,残疾人、老人和幼儿可以在异性家属陪同下进入的厕所。因此,笔者认为,“中性厕所”不妨改为“无障碍厕所”,也许更为人们所接受。
其次,对于“中性厕所”的使用,还要通过宣传让人们了解“中性厕所”的好处。“中性厕所”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无性别区分,使公厕的作用更加合理,让“方便”事更方便。在男女公厕的建造上,一直存在蹲位男多女少的问题,公厕使用不“公平”,造成女性如厕难。“中性厕所”既是男厕又是女厕,“如厕”只讲先来后到,不分男女,实为公平之举。二是方便了异性陪老幼病残如厕,凸现了人性化精神。
人们对“无性厕所”的概念清楚了,拒绝如厕的事情自然就少了。不然,一方面建那么多“中性厕所”,一方面又无人使用,岂不是一种浪费。还必须指出的是,“中性厕所”的隔离单间,必须结构合理,方便老幼病残者在他人陪同下方便入厕。特别是如厕者要养成如厕锁门的习惯,否则异性进入,不但会造成尴尬,基至会闹成纠纷。一些“中性厕所”就曾发生过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北京晨报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201309/t20130904_7631132.html
梅州日报http://mzrb.meizhou.cn/data/20130904/html/4/content_4.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