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不是给人看的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北京的盲道遍布全市,但盲人出行却基本上并不走盲道。记者在采访时,不止一位盲人说:“我们从不走盲道。”这似乎是对所谓“世界第一”的北京盲道最“无情”的讽刺。盲道可以铺设在行人稀少的五环辅路,却铺不到银行医院、铺不进居民小区。盲道是给能看见的人“看”的,而不是给看不见的人走的。(8月27日北京晨报)
北京的盲道近1600公里,足够从北京一直铺到湖南省会长沙,长度世界第一。然而,却有盲人说:“我们从不走盲道。” 甚至有盲人直言
“走盲道就是作死。”究其原因是,盲道的建设仅是止于道路验收的冰冷规定,而不是按需而设。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看到盲人行走在盲道上的情景。
道路建设要求铺设盲道没有错,但不能一刀切,应从实际出发,按需而建。一些地方行人稀少,就不一定非要铺设盲道。北京五环路全长接近100公里,主要的功能是城市快速路,也就是走车的。除了不时有车经过,路上的行人可以用“人烟稀少”来形容,更别说视力残疾的盲人。在这里铺设盲道,显然是一种浪费。而这种不切实际的拍脑袋铺设盲道的做法,又何止是北京。
在需要铺设盲道的路段,也不能只是为了验收而铺设,重点则应放在是否方便和实用上。然而,不少盲道缺少连续性、贯通性,特别是不能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店、医院、银行相连,社区则根本看不到盲道。这样的盲道就没有铺到盲人实用的心坎上。至于有的盲道被停车、摆摊占用,甚至面对路边电线杆有一根斜拉线入地,盲道竟然直接从钢丝绳下穿过,更是路人常见的事情。盲人倘若按这样的盲道行走,说其“找死”一点也不过分。
解决盲道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是要解决盲道到底应该由谁来验收?盲道不是给能看见的人“看”的,而是给看不见的人走的。因此,有关方在盲道的规划中要征求盲人的意见,在盲道建成后有必要请盲人中的代表参加验收,问一问盲人实用不实用?满意不满意?
湖北日报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30828/hbrb2133330.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