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众面试“一把手”要动真格

(2013-08-12 08:39:22)

群众面试“一把手”要动真格

 

    去年3月,24位重庆江北区的群众代表就与35位区人大代表、20多位常委会组成人员一道,“面试”了30位江北区政府部门拟任行政“一把手”。在经过了供职陈述、群众“考核”的两关之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拟任人员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30个拟任命干部全部通过任命。(8月11日重庆晨报)
    重庆江北区对拟任行政“一把手”,在常委会组成人员无记名投票表决前,加了一道群众面试关。应该说,这种做法值得推崇。不过,从群众面试的过程看,似乎有些浅尝辄止,而不是动真格。
    这场由群众代表参加的面试30位拟任行政“一把手”,其程序只不过是,拟任的官员们一个个展开“施政演说”,在他们供职陈述之后,在正式表决前,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公众并没有看到群众是如何评价这些拟任官员的,抑或说接受面试的这些拟任官员得了多少分?有没有不及格的?有没有因面试不及格而被淘汰的?
    从报道看,所谓面试,只不过是形式而已,这些拟任官员的“官帽子”,并没有真正拿在参与面试的群众代表手中。如果这场面试,是先由群众代表打分,决定官员是否能够拟任,然后再由常委组成人员无记名表决,才叫动真格。惟有如此,这些拟任官员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他们的“官帽子”是拿在人民群众手中的,一旦上任才能自觉履行向人民群众负责的使命,而不是只向上级负责。
    重庆江北区对于拟任行政“一把手”,加了一道群众面试的环节,其方向是正确的,关键是要让参加面试的群众代表要有打分权。倘若让拟任行政“一把手”的官员,先过群众面试关,凡未在面试中淘汰者,再进行常委会无记名表决,才叫真面试。官员的“官帽子”既拿在群众手中,又拿在上级组织的手中,官员履职才能做到既向群众负责,又向上级组织负责。
榆林日报
http://www.ylrb.com/news/2013/0812/article_91785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