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领导小组”不应成为习惯性冲动
一些地方领导小组设置随意,有的推广足疗地方上也会成立领导小组。这些小组有的为对应中央相关的领导小组,有的则是地方根据需要自行成立的。研究者发现,地方政府对领导小组的设置,所掌握的灵活性更大,一般只要发个“通知”就可成立,因此数量也更为庞杂。2012年,湖南省石门县所街乡一次性成立38个工作领导小组。还有比他们“更累的”。网友发现,2009年,浙江省岱山县一位县委副书记被安排担任近40个领导小组的组长。(7月22日新京报)
地方政府在开展一些重大活动或推进重大任务的完成时,设置领导小组已经成为工作惯例。不可否认,领导小组有利于对重大活动和重大任务的统领,可以起起到跨部门协调的作用,对于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效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政府已将设置领导小组当成工作惯例,变成习惯性冲动,无论做什么事情,动不动就要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去推进工作,最终演变成一种“官场文化”和“行政陋习”。有些所谓的领导小组,只时成立时开一个会,相关工作结束时开一个会。这些“拍脑袋”而生成的领导小组,成立之日就是其工作结束之时,有其名而无其实。所谓的工作推进,还是职能部门去做,领导小组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
领导小组变成“行政陋习”的最大弊端是,那些名目繁多的领导小组,将参加领导小组的领导干部拽入了文山会海之中。湖南省石门县所街乡一次性成立38个工作领导小组。浙江省岱山县一位县委副书记被安排担任近40个领导小组的组长。为何一些领导干部陷入天天开会,永远也开不完的会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那些所谓的领导小组纠缠的不能自拔。领导干部天天沉迷于会议之中,哪里还有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解决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
动不动就成立领导小组的“行政陋习”,极有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行政规范。因为这些小组负责人一般都是地方党政负责人,小组权力大,运作随意,经常越界干预日常机构的行政事务。正如报道中所说,有的地方甚至成立“推广足疗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红头文件剥夺公安机关执法权,严禁其进入足疗店检查。其实,有些足疗店存在着提供色情服务的违法行为,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怎么能为了推动地方服务业的发展,而以领导小组的名义,置法律而不顾,剥夺公安机关执法权呢!
地方政府为了加强对重大活动和重大任务的统领,可以设置领导小组,但绝不能变成无论开展什么工作都要设立领导小组。滥设领导小组“行政陋习”,一旦成为习惯性冲动,实在是弊多利少!
上海商报http://www.shbiz.com.cn/Item/214434.aspx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