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公车标识”棒喝“公车私用”

(2013-02-22 16:14:50)

让“公车标识”棒喝“公车私用”

 

    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区二里沟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栾松巍建议,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以便于统一管理和群众监督,遏制“公车私用”现象。 一位小学生的建议得到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的认可。采访中很多人表示,小学生的建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既能提高公车使用透明度,也便于群众监督。在当前监督手段屡屡失效的情况下,小学生的这个建议,能不能成为国家政策?(2月21日中国青年报)
    中央三令五申加强公车管理,不少地方“公车私用”却依然我行我素。北京市海淀区二里沟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栾松巍建议,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以便于统一管理和监督,遏制“公车私用”现象。其实,这位小学生提出的建议,就是坊间老百姓,早已提出的公车要统一实行“公车标识”。
    公车统一实行“公车标识”,应成为国家政策,的确到了该呼之欲出的时候了!
这是因为,公车统一实行“公车标识”后,可以更加方便公众对于“公车私用”的监督。特别是在网络举报已经成为公众实施监督权力重要渠道的语境下,“公车标识”将会产生棒喝“公车私用”的威慑力量。现实生活中,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公众监督公车腐败力度越来越大。一些“公车私用”的腐败行为,通过公众网络曝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惩处。倘若公车统一实行“公车标识”,公众一眼就可判断一些公车是否在“公车私用”,谁还敢以身试法?
    应该看到,在公车没有统一实行“公车标识”的情况下,公众很难辨认出那些标识不明显的公车。依靠公众“街拍曝光”的监督办法,被曝光的公车只是少数。据报道,一些政府官员为应对公众监督,普遍采用“障眼法”,如一辆公车配备多套车牌,参加公务活动用“领导牌照”,私用时改挂普通车牌,巧妙地躲过了公众监督的视线。这也是“公车私用”我行我素的原因所在。有了“公车标识”,在“阳光”之下,这些官员恐怕就很难施展“金蝉脱壳”之计了。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实行“公车标识”,才能打到“公车私用”的“七寸”上。公车统一实行“公车标识”的政策,倘若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不出台,客观上纵容了“公车私用”,同时也是对公众监督热情的冷落。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些地方愿不愿实行“公车标识”,也是敢不敢接受公众监督的“试金石”。

盐阜大众报http://paper.ycnews.cn/yfdzb/html/2013-02/22/content_68969.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