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金溪
杨金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217
  • 关注人气:3,3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款吃喝进“笼子”谁还敢“躲猫猫”

(2013-01-24 08:13:57)
标签:

杂谈

             公款吃喝进“笼子”谁还敢“躲猫猫”


    餐桌浪费不减,宴请单位成谜……连日来,记者深入部分省市的餐饮市场,发现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公款吃请之风得到遏制,铺张浪费仍普遍存在。有些宴请悄然转到了内部餐厅,还有一些公务宴请“隐身埋名”,宴请单位成了一些酒楼最大机密。(1月23日新京报)
    在狠刹公款吃喝风的强大舆论压力下,公款吃喝玩起了“躲猫猫”,由高档酒店转到了单位内部餐厅。一些单位的内部餐厅,装修之精、标准之高堪比五星级饭店。一些公务宴请“隐身埋名”,宴请单位成了一些酒楼最大机密。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对付公款吃喝“躲猫猫”,关键是要将公款吃喝关进制度的“笼子”。
    在限制公务接待标准上必须坚持“零容忍”。各级地方政府在限制公务接待标准上,并不缺乏相应的规定,几乎年年都要出台文件,反复重申早已出台的各项规定。为什么那么多文件管不住“一张嘴”?根本原因是,在执行上没有刚性措施,没有做到“零容忍”,文件要求只是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芬兰那位身为正部级官员的央行行长,在公款招待客人时,多点了一道鹅肝,而丢了“乌纱帽”故事,国人的耳朵早已听出了“老茧”。然而,现实生活中却鲜见官员因公务接待违规而受到严肃处理的事情。
    公务接待费用应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公众的监督。实践证明,网络监督已成为反腐的有力武器。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每一笔公务接待费用,都应在网上公布。而且要具体到请客时间、地点、人数(包括姓甚名谁)、费用(包括什么菜)和原因。公开的事项越具体越有利于遏制“躲猫猫”,越有利于堵住暗箱操作的歪门邪道,越有利于公众的监督。那些堪比五星级饭店的单位内部餐厅,只要让其每一笔费用在网上公布,大吃大喝就无处遁形。
    将公务接待严重违规行为纳入《刑法》。对于公务接待违规者要通过党纪、政纪予以处罚,严重违规者则应该入罪。据报道,青岛市一家企业举行年终联谊会,共25桌,除自己员工外,部分银行、政府部门负责人也是座上宾。宴会结束后,记者发现,清蒸青斑、脆皮芝麻鸡、三丝鱼肚羹等菜肴都剩了大半。在主宾区用来招待机关领导的大圆桌上,海参、鲍鱼原封未动摆在那。“剩宴”变垃圾的惊人浪费现象,在各地酒店可谓比比皆是。“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公款大吃大喝无异于贪污和浪费,无异于犯罪,理应通过法律规范所有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

北京晨报 http://www.morningpost.com.cn/sibian/pinglun/2013-01-23/41404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