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家有人”明天“我爸是李刚”
在学生评优的过程中,来自学生家长的影响越来越普遍。石景山区一所小学的德育副校长说,学校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例,一名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出人意料地在一次班级选拔中获选,当同学质疑其没有当选资格的时候,这名小学5年级的学生说了一句话,“因为我们家有人”。(1月8日北京晨报)
北京小升初评优胜出,学生就可以进入更好的中学。于是,成人世界的潜规则侵入了校园,一些学生娴熟地玩起了拼爹游戏。一名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出人意料地在一次班级选拔中获选。这名学生面对同学质疑,居然说出“因为我们家有人”。此话虽然出自学生之口,折射的是社会现实这面镜子。
现实生活中,有人好办事,似乎已经成为通行的潜规则。就拿学生来说吧,小时上幼儿园要找人,上好的学校要找人,长大了找好的工作要找人,做官更是朝中要有人。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自而然地传染到学校中。所谓找人,说穿了就是拼权、拼钱、拼爹。在小升初评优中,有的学生在竞选中通过给同学送礼获得选票,拼得是家长的钱。至于这名评优胜出的学生,理直气壮地说出“因为我们家有人”,则是在拼权、拼爹。
在这些学生身上,发生的所谓拼权、拼钱、拼爹现象,可以肯定地说,并不是这些学生的主动所为。没有家长给孩子的经济支持,孩子是没钱给同学送礼的。没有家长凭借权力、关系,打通学校小升初评优“关节”,学生也不会说出“因为我们家有人”这样的话。家长把成人世界的潜规则,主动灌输给孩子,甚至亲自操刀打通学校小升初评优“关节”。也许孩子最终有可能因此而进入好的中学,但不一定会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孩子从小学就学会了拼权、拼钱、拼爹,就会逐步淡漠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就会认为只要有权、有钱、有一个好爸爸,就可以摆平一切。这种埋在心灵中污染的种子,一旦发芽,就会疯长,并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后,面对规则、法律与个人利益产生矛盾时,权力、金钱就会被看作是保护个人利益的“法宝”,就会为其触犯法律“壮胆”。“我爸是李刚”恐怕就有了“后来人”。到那时,家长看着孩子受到法律的制裁,后悔已晚。
焦作晚报http://epaper.jzrb.com/jzwb/html/2013-01/09/content_171043.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