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儿政府”是教育的败笔

(2010-12-09 12:53:36)
标签:

杂谈

              “少儿政府”是教育败笔

 

    在长沙某小学,一群8-10岁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少儿政府”。和政府机关一样,“少儿政府”下设1名市长、2名副市长,还配有纪检委、法院、公安局、美德银行、卫生局、体育局、旅游局、交通局和广电局9个部门。其中市长负责主持全局工作,两名副市长各分管4个部门,在各部门还设有副职和干事。(12月8日湖南在线)
    长沙某小学组织一群8-10岁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少儿政府”。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实现了当官的梦。有的荣升市长、副市长,有的则在纪检委、法院、公安局、美德银行、卫生局、体育局、旅游局、交通局和广电局9个部门担任领导。笔者认为,“少儿政府”是不折不扣的教育败笔。
    不错,担任“少儿政府”的“官员”都很积极认真,“市长”每天都会检查大家的就餐和就寝,同学吃饭时讲话的现象有所改善。“卫生局局长”每天都会和干事们在午餐时间轮流值班,制止不讲卫生的现象。其实“少儿政府”的“官员”们所履行的职责,无非是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文体委员等班干所履行的职责。为何这些孩子担任“少儿政府”的“官员”后,积极性比担任班干时高了许多呢?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实现当“官”欲望后的动力,更多的像是在玩一场“权力崇拜”的游戏。
    让人吃惊的是,这所小学的领导和老师竟然是“少儿政府”的导演,不能不说这是教育的败笔!这一教育的败笔,反映了眼下一些学校的教书育人者,教育思想的沦陷。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结下什么样的教育果实。如果不是“官本位”的思想渗透到了教书育人者,这所小学怎么会发明了“少儿政府”的教育模式。
    还应指出的是,有专家统计,70%以上的孩子都有当班干部或当官的欲望。孩子心中出现的这种“权力崇拜”,是社会污染的写照。作为学校,应该引导学生走出“权力崇拜”的误区,而不是向学生弹奏“少儿政府”的和弦。

都市女报http://www.xplus.com/papers/dsnb/20101209/n1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