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议政的老板”何以当上政协委员
昨日,广州市委检查组到市工商联检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情况,广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孔少琼,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出席了会议。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说,一些委员既不敢批评又不敢拿出措施,“钱是很多,但不懂议政”。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孔少琼随后也表示,希望工商界委员“不单是挣大钱,还要有水平”。(8月24日广州日报)
广州市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说,一些委员既不敢批评又不敢拿出措施,“钱是很多,但不懂议政”。现实生活中,钱很多但不懂议政的老板委员,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需要我们做出深刻反思的是,一些钱很多但不懂议政的老板,是如何当上政协委员的?
钱很多但不懂议政的老板,往往是被“媚”进政协的,这似乎成了一种惯例。经济实力在县里有名的老板进县政协,在市里有名的进市政协,在全省有名的则进省政协。说到底,地方政协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媚商媚富的现象。政协委员的“红顶子”,似乎成了对那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老板的一种奖励。参政议政是一种能力,会赚钱不等于会参政议政,从这个意义上,“钱是很多,但不懂议政”,恐怕并不完全是“老板委员”的错,他们往往是硬被“媚”进政协的。
有些钱很多但不懂议政的老板,甚至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政协的。这些有钱老板瞄准政协委员的“红顶子”,本来就不是为了参政议政,而是看中了政协委员的“政治光环”。这些有钱老板,希望通过这种“政治光环”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提高企业信誉度。说到底,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千方百计捞取政协委员的“红顶子”。寄希望于这些老板委员参政议政,实在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如何防止政协委员产生过程中的媚商媚富现象?如何防止一些老板投机钻营,采用不正当手捞取政协委员的“红顶子”?关键是政协委员的产生办法应与时俱进,进行必要的改革。根据政协章程,政协委员产生首先要由各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各个界别等协商提出推荐名单。这种提名推荐,有必要引入选举机制,让各推荐方通过选举提出推荐名单。
政协委员的产生惟有引进选举机制,才能克服目前政协委员产生办法所存在的弊病,真正让那些既有参政议政热情,又有参政议政水平的人进入政协组织。7月8日南方日报报道,深圳已经试水选举政协委员,深圳的做法有必要抓紧在全国推而广之。
成都商报http://news.163.com/10/0825/06/6ETNE3P500014AED.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