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心过剩老人受罪谁之责

(2010-05-05 08:36:56)
标签:

杂谈

                 爱心过剩老人受罪谁之责

        
 
  “五一”期间,大批的志愿者前往佛山市的福利院养老院进行服务,但人数过多导致很多老人被重复服务,部分老人感到身体吃不消。福利院长表示,不要让志愿服务成为走过场。(5月4日广州日报)
  佛山市福利养老院的老人们,“五一”期间被一批又一批的包围,有的老人一天竟然被服务5次。志愿者的爱心本来很美,然而“过剩”的爱心却折腾得老人们感到身体吃不消。有人据此认为,志愿者为老人服务是形式主义,是作秀。笔者认为,如此指责志愿者,显得有些不太公正。
  志愿者到社会福利院或敬老院为老人服务,陪老人聊天解闷,给老人理发,帮老人洗澡,是件好事。老人们也很需要这种服务。关键是福利院养老院,面对节日期间志愿者扎堆服务,不能无动于衷,不能因为对方是在做好事,就不好意思拒绝,任凭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扎堆服务,无休止的折腾老人,让老人享用爱心变成了受罪。社会福利院或敬老院,可以推出志愿者服务预约,通过服务分流做到服务有序。
  志愿者节日里,相信绝大多数志愿者,是怀着一颗爱心,真诚地为老人服务。出现服务扎堆,不是形式主义造成,而是安排不够有序。只注重节日里或双休日期间到社会福利院或敬老院送爱心,而忽视了科学安排,有序服务。
  同时,还应看到,不少志愿者,特别是在校学生,平时有自己的工作及学习安排,只有节假日才有时间送爱心。因此,志愿者也要考虑到可能出现服务扎堆,及时与社会福利院或敬老院取得联系,服从这些单位的安排,通过预约为老人服务。有了双向沟通和科学安排,就不会出现爱心“过剩”,更不会出现“老人一天被服务5次”的尴尬。笔者认为,对志愿者为老人服务,还是应多些理解,少些指责。
 
重庆晨报
http://cqcbepaper.cqnews.net/cqcb/html/2010-05/05/content_116794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