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隐形毒药”执法不能“无形”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餐盒有150亿个。按照估算的合格率,这意味着每年消耗的“黑心餐盒”超过75亿个,过半不合格。“黑心餐盒”成了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隐形毒药”。(3月24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使用一次性餐盒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成千上万的打工族,就餐大多选择盒饭,更是与一次性餐盒结下不解之缘。至于消费者从饭店购买食品,也大多离不开一次性餐盒。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违规使用工业废料制成的一次性餐盒,大行其道,成了坑害消费者的“隐形毒药”。笔者认为,面对“隐形毒药”,执法不能“无形”,执法必须跟进。
早在去年年底,卫生部等7部门发出了《关于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清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禁止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然而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厂家,却称“没听说”此规定。甚至有些地区的工商、质监部门,也推脱自己“不知道”。如果说生产厂家称“没听说”,是为了追求利润而装聋作哑。那么,有些地区的工商、质监部门,也推脱自己“不知道”,则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托词。我们有理说,其根本原因不是政令不通,就是故意不作为。
一次性餐盒生产厂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弃优质原料不用,将工业废料,甚至是医疗垃圾当作一次性餐盒的生产原料,是黑心、无德的违法违规之举。这些工业废料中所含的工业碳酸钙及石蜡,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会蓄积毒性,诱发癌症。面对一次性餐盒这一“隐形毒药”,有关执法部门不应相互扯皮、相互推脱,更不应不负责任的推脱自己“不知道”。
数据表明,中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餐盒有150亿个,“黑心餐盒”超过75亿个。全国生产餐盒的厂家,获得工商和卫生许可证的只有一半左右。而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在获得许可证后,还会重新开始违规生产不合格产品。这本身就是一封举报信,既举报了生产厂家违法违规,也举报了有关执法部门的不作为。我们希望执法部门,有所作为,不要伤了公众的心!
城市晚报http://www.chinajilin.com.cn/cswb/content/2010-03/25/content_1871120.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