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德育作业”不是形式主义
昨日,在寒假前的最后一次班会上,武汉市汉南区纱帽中学初一学生周继承发现,寒假作业多了一项“德育作业”。要为父母倒一杯水、洗一次脚、讲一个故事、唱一支歌;要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登门等形式给长辈拜年。汉南区教育局介绍,汉南区各学校都按区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布置了“德育作业”,各校还组织老师以社区、村队为单位成立指导小组,帮助学生完成好“德育作业”。(1月31日楚天都市报)
武汉市汉南区纱帽中学按区教育局的统一要求,给学生布置了“德育作业”。笔者认为,此举是教育的创新,而不是像一些网友所说的形式主义。
有人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不是一、两次形式主义的做法就能够实现的,甚至认为“德育作业”带有强制性,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汉南区纱帽中学的“德育作业”要求,学生在寒假期间,要为父母倒一杯水、洗一次脚、讲一个故事、唱一支歌;要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登门等形式给长辈拜年。恰恰是教育学生孝敬父母的好形式,绝不是形式义。
这是因为,孩子对父母的孝敬,就是要从小抓起,从生活中的细节抓起。而“德育作业”的内容,都是孩子完全可以亲力所为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这种“德育作业”,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每年实践,就会使孝敬父母的教育,形成长期教育的过程,并潜移默化的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最终在学生身上结下自觉孝敬父母的硕果。埋下“种子”并结出了“果实”的教育,怎么能说是形式主义呢!
至于“德育作业”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也没有什么不好。讲道德、讲公德,提倡孝敬父母,不仅需要自觉性,也需要规范性、约束性。“德育作业”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通过规范性、约束性,唤醒并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自觉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完成“德育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小懂得孝敬父母,懂得感恩,也是极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德育作业”有必要在更多的学校推而广之。
梅州日报http://www.meizhou.cn/news/1002/01/10020100023.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