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矿泉水”扔出了“被代表”潜规则

(2009-12-15 15:28:11)
标签:

杂谈

          “矿泉水”扔出了“被代表”潜规则

               

   8日,哈尔滨水价听证会正式召开。13名消费者中坚决反对涨价的,只有退休教师刘天晓一人,因一直得不到发言机会,向主持人丢了一瓶矿泉水以示抗议。同时,消费者代表中的“退休职工”、“下岗职工”身份存疑,一位“退休职工”告诉记者,他是哈尔滨现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不到退休的年龄,也不是退休职工。(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今年以来,生活用水涨价,在一些城市蔓延后,由于供水成本不透明,涨价幅度过高,消费者几近一边倒的对蒙在鼓中的没有根据的大幅度水涨价,提出了质疑。然而不少城市的水涨价,都在所谓的听证会后形成了涨价的事实。为何会出现“逢听必涨”的怪象呢?哈尔滨水价听证会上,消费者代表退休教师刘天晓,因一直得不到发言机会,用丢向会议主持人的一瓶矿泉水以示抗议,做出了生动回答。笔者认为,“矿泉水”扔出了“被代表”潜规则。
   哈尔滨水价听证会的13名消费者代表中,只有退休教师刘天晓一人坚决反对涨价。我们不由得要问,另外12名消费者代表的意见,是否被力挺涨价的其他出席会议代表“代表”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是否“被代表”。明明是因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之后,国家对水源地工程进行了立项,而国家立项的工程,银行提供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然而,哈尔滨供排水集团称,为水源地建设共借贷45.5亿元,平均每年还息2.28亿元。每年这么多的利息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水成本到底是怎样构成的?听证会上却不见说明。面对不知水成本构成的“水涨价”,消费者代表中却只有退休教师刘天晓一人坚决反对涨价,其他“被代表”的消费者代表,难道是“星外来客”?对此,我们不得不对哈尔滨水价听证会消费代表的产生程序提出质疑。
   如果说,哈尔滨水价听证会的13名消费者代表中,只有退休教师刘天晓一人坚决反对涨价,其他代表是在发表意见上“被代表”。那么,消费者代表中的“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却分别被与此身份不符的人所“顶替”,则是从“灵魂”到“肉体”的全面“被代表”了。在消费者代表的构成上,只有具有广泛性,听证会才能听到更多的声音,听证会上消费者代表的意见才更具有广泛性。哈尔滨水价听证会上,消费者代表的“偷梁换柱”,对于既定的消费者代表构成方案来说,是一种单方面的违规行为,也是对公众的欺骗,更会使听证会失去公信力。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听证会上,消费者的意见“被代表”,还是消费者身份构成上“被代表”,已经成为一些听证会的潜规则。这种潜规则只要不打破,所谓的听证会演变为“逢听必涨”,也就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中国审计报http://www.sjxww.com/paper/2009/12/2009-12-1413534_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