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杭州市寄希望于收取“拥堵费”,以破解城市交通愈来愈严重的拥堵现象,实在是一种不高明的设想。这种不高明的设想,源于城市管理思维的“拥堵”,既脱离实际,更是本末倒置。
说其脱离实际,是因为既使收了“拥堵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未必能够得到解决。众所周知,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私车及公车数量的大量增加所致。就私车来说,是否收了“拥堵费”,就会立竿见影地收到私车减少出行的效果呢?可以肯定地说,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一些人既然有能力购买私车,一般就不会在乎所谓的“拥堵费”。至于公车出行,一切费用由政府及相关单位负担,更不会因为收取“拥堵费”,就会减少公车出行。如此说来,所谓的“拥堵费”,除了增加政府收入,加重拥有私车的人的负担外,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说其本末倒置,是因为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公交发展大大落后于公众的需求。如果城市公交四通八达,乘坐公交舒适而又便宜,拥有私车的人在出行时,就会出于自己利益的考量,减少私车出行而首选公交,甚至会使不少人放弃购买私车的选择,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化解。与此同时,政府及相关单位倘若在公车改革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减少公车拥有量,提倡公务出行乘坐公交,坚决遏制公车私用的现象,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也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
与其同时,还应看到,收取“拥堵费”,似乎也于法无据,很难服众。说句不好听的话,车主向政府缴纳了各种相关规费后,政府应该为车主提供畅通的交通设施。城市因交通“拥堵”,给车主造成的出行不便,理应问责政府,而不是车主还要为城市交通“拥堵”去买单。
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在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上,关键是要下决心破解城市管理思维的“拥堵”问题。要眼光看的远一点,不要在治“标”上兜圈子,而是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做文章。
青岛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