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投入不能厚官薄民
广州市财政局近日公开2009年114个市本级职能部门花钱的“账本”,此做法得到社会肯定。在仔细查阅该“账本”后,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心人士联系本报表示:“为上千万广州人服务的公交系统,一年得到的财政补贴资金才7000万元,可9间政府机关幼儿园一年获得的财政补贴资金就有6000万元!”(10月27日羊城晚报)
“为上千万广州人服务的公交系统,一年得到的财政补贴资金才7000万元,可9间政府机关幼儿园一年获得的财政补贴资金就有6000万元!”广州市“晒”帐本,“晒”出的这一疑问,的确值得关注,公共事业投入怎么能如此厚官薄民呢!
公共财政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应该坚持最广泛、最大限度地为公众服务的原则,体现公共财政惠民的广普性。惟有如此,公共财政在公共事业的投入上才体现了公平精神。广州市公交事业发展得如何,事关广州市成千上万的市民,然而其一年所获得的财政补贴只有7000万元,9间政府机关幼儿园一年获得的财政补贴资金就有6000万元!事关广大市民切身利益的公交系统所得财政补贴,与9间政府机关幼儿园相比,产生如此之大的差距,显然是不合理、不公平的。
退一步说,广州市公共财政既使要向公立幼儿园倾斜,也应在财政投入上面向全市所有公立幼儿园,而不是将巨额资金只投入9间政府机关幼儿园。既使9间政府机关幼儿园,确需资金补贴,也应将财政资金分配的盘子,放在全市公立幼儿园的“一盘棋”中考虑,且不应政府机关幼儿园占有过多的资金补贴,而影响了全市其它幼儿园的发展。
广州市9间政府机关幼儿园一年获得的财政补贴资金6000万元,不能不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政府机关幼儿园拿到巨额财政补贴,改善了政府机关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当然惠及的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由此而来,公共财政也就暗度陈仓地变成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福利,这种福利也可叫“曲线福利”,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像广州这样在公共事业投入上厚官薄民的做法,实在让公众大开了眼界,更开拓了公众对政府公共财政实施监督的视野。其他城市在公共事业投入上是否也存在着厚官薄民,值得我们关注。现在看来,如何加强对地方政府这种厚官薄民做法的监督,亟需通过有效的制度予以约束。
法制晚报http://www.fawan.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575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