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违法必究擦亮“审计之剑”

(2009-09-03 19:59:18)
标签:

杂谈

            让违法必究擦亮“审计之剑” 
 
   审计署1日发布2009年第12号审计结果公告,以近10万字的篇幅一一列举了54个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从审计情况看,54个部门单位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挤占挪用转移资金、虚报多领财政资金、巧立名目违规收费、公费出国管理不严等四个方面的题。(9月2日 新华网)

   9月1日,审计署公布了54个部门单位2008年度审计结果,对这些部门的违规问题,毫不留情的“亮剑”。人们对审计力度的不断加大,既感到欣喜,又充满着期待。

   让公众感到欣喜的是,2008年度的“审计之剑”亮点多多。审计结果首次公开披露中央直属机构预算执行情况,特别是审计署首次自揭家丑,披露了自身出现的问题。与其同时,违规事实的公布更加透明,在审计结果的“帽子”下,有违规部门、违规项目、违规金额,可谓“帽子”底下“有人有事”。

   然而公众更加期待的是,高悬的“审计之剑”不要虚晃一枪,而是要落地有声,剑指违法违规的当事人,做到违法必究。比如在挤占挪用转移资金问题上,有的单位通过转移收入、虚列支出等方式套取资金共计6144.33万元私存私放,用于违规发放津补贴、效益工资等支出623.56万元,造成直接损失358.09万元。在虚报多领财政资金问题上,有的单位在编制当年部门预算时虚报行政人员21人,多得经费60.06万元,甚至重复报领干部抚恤金4.84万元。在公费出国管理不严问题上,个别单位存在铺张浪费、虚列支出和套取资金等问题,个别单位还在公务出国(境)团组中擅自增加人员和出访地点、改变行程或延长境外停留时间等。

   应该看到,公众不仅关注这些违法违规违纪的事实,更关注审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如何理的,即审计结果及时变为处理结果。这关系到审计的权威性、严肃性,更关系到审计的公信力。因此,对于这些违法违规违纪的事实,有关部门应及时跟进,依照党纪国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该纠正的纠正,该退赔的退赔,该处分的处分,并通过媒体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报道,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强大舆论氛围。

   惟有对审计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违纪问题,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并坚决对当事人做出严肃处理,才能形成审计的威慑力量,才能使一些部门、一些人面对审计而不敢轻举妄动,才会有效地遏制在审计问题上出的“屡审屡犯”的不正常现象。现实中,之所以会出现“屡审屡犯”的怪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关部门对于审计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违纪问题,跟进不及时,处理不及时,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我们有理由说,“违法必究”擦亮“审计之剑”之时,才是“审计之剑”真正的生威之日。

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news/comment/2009-09/03/content_1845408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