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死你”是手机用户的无奈自卫
刘鹏是重庆石桥铺赛博电脑城一家IT公司的员工,对商场打折、房地产开盘、展览会开幕等垃圾广告深恶痛绝的他,上月终于找到一个好办法:花200元从网上买了一套“呼死你”软件,然后把经常收到的一个楼盘促销短信号码列入呼叫名单,反复拨打。效果立竿见影,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收到这个号码的短信。据了解,这种名为“呼死你”的软件在互联网上走红,与当年城管用于打击牛皮癣的“呼死你”电话类似,这种软件被许多网民视作还击垃圾短信的利器。(8月9日《重庆晚报》)
垃圾短信早已被公众深恶痛绝,然而,治理垃圾短信的工作却始终没有取得有效进展。在这种背景下,“呼死你”软件应运而生,手机用户开始选择这种软件进行无奈的自卫。
“呼死你”成为手机用户的无奈自卫,是对有关部门治理垃圾短信不力的绝妙讽刺。日前,媒体曾报道,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上线运行网间垃圾短信联动处理平台,执行“每号码每天总量不得超过1000条”的限发令。(7月14日广州日报)
“每号码每天总量不得超过1000条”的限发令,从根本上说,是对限制垃圾短信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有多少老百姓平时闲得无事,一天会发1000条短信?而面对这一“限发令”,对垃圾短信制造者来说,只要多买几个号,多买几部手机,想发多少垃圾短信,都完全可以搞定。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每号码每天总量不得超过1000条”的限发令,实为忽悠公众,实为运营商在暗度陈仓地依然靠发送垃圾短信获利。由此看来,“呼死你”的走红,不恰恰是对运营商们所谓限发短信的绝妙讽刺吗!
垃圾短信成为社会公害,侵犯了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手机用户为了维护个人权益,购买每套200元的“呼死你”软件,为治理社会公害买单。这既是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失职,也是对违规制造垃圾短信者的纵容,同时,也让人们看到运营商们只顾自身获利,而不顾手机用户权益的不道德的做法。在这个问题上,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应坚决地站在维护手机用户合法权益的立场上,出台治理垃圾短信的严厉措施。
“呼死你”不该成为手机用户的无奈自卫。对于那些垃圾短信制造者,不是让手机用户去“呼死你”,而是有关执法部门主动出击,用“呼死你”给予垃圾短信制造者致命一击!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comment/2009-08/10/content_18305406.htm
团结报http://www.tuanjiebao.com/2009/8-11/111113.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