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言成为地方辅助语是发展趋势

(2009-02-08 18:03: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方言成为地方辅助语是发展趋势 
 

    一位署名为“楼下踩蚂蚁”的上海网友发表了《沉痛悼念正在逝去的上海文明》的帖子,在帖子中他既对上海话慢慢逝去感到无奈,又对“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进行了反驳。他称现在很多“80后”的上海人基本上都以说普通话为主,而“90后”则基本上只会听不会说。“呜呼哀哉,理应成为当地主要语言的沪语,在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口中竟成了辅助语,这种情形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2月7日《成都商报》)

    日前,上海新民晚报一篇《新英雄闯荡上海滩 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文章,针对说上海话的上海人,发表了“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的评论。此言论被认为严重伤害了广大上海人的感情,文章作者李大伟被人肉搜索。目前,该报社已致歉,相关编辑也被停职。在注意这条新闻的同时,笔者更感兴趣的是,一位署名为“楼下踩蚂蚁”的上海网友,对上海话成为地方辅助语的痛心疾首。

    这位名为“楼下踩蚂蚁”的上海网友,很有敏感性,他在反驳“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时称,现在很多“80后”的上海人基本上都以说普通话为主,而“90后”则基本上只会听不会说,当地主要语言的沪语,在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口中竟成了辅助语。上海话成了上海未业主人的辅助语奇怪吗?一点儿也不奇怪。这是推广普通话的成果,更是普通话为上海人提供了与外地人交流的广阔天地的现实,使得上海人自觉地意识到,与时俱进、融入全国、发展经济就要摒弃方言给交流带来的障碍。

    上海话正在成为上海未来主人辅助语的现实也说明,上海已崭露移民城市的特色。曾有报道说,上海就业人口三分之一来自外地人口。如此众多的外地人涌入上海,他们为了交流的方便,在语言的选择上,大多选择普通话。这些外地人包括他们在上海的子女,都已成为庞大的说普通话的群体。上海人要和这些外地人及其子女交流当然也会选择普通话,上海话成为上海未来主人辅助语也就成为必然了。其实,在深圳,人们很少听到深圳的当地话,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当地语言连辅助语言也谈不上。如果稍加注意,当今农村说普通话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亿多外出农民工带来的结果。

    由此看来,方言成为地方辅助语是发展趋势。从这个意义上,作为上海人,如果只会说上海话而不会说普通话,甚至对普通话有抵触情绪,称其为“没有文化的表现”还是有着一定道理的。至于上海老年人不会说普通话,则另当别论,当然也不应是一些人不会、不愿说普通话的“护短”理由。同样,全国凡是讲地方方言的人,都应该学会讲普通话,以方便与外地外界的交流,这是语言发展的进步,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review/txt/2009-02/08/content_1724221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