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春证”暴露监管部门失职

(2008-12-22 17:10: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发春证”暴露监管部门失职 
                                      
http://photocdn.sohu.com/20081221/Img261330737.jpg

    山东东营市区一些中小学周围商店热卖“扁人许可证”、“发春证”等各类恶搞证件,引起了家长们的担忧和呼吁:孩子们接触这样低俗的东西很不利于身心健康,希望有关部门进行严查,从源头上清理这些“文化垃圾”。(12月21日《齐鲁晚报》)

    各类恶搞证件起源于网上,在一片声讨中,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却又从网上走到了现实生活中。如今在山东东营市一些中小学周围的商店里,“良家妇女证”、“扁人许可证”、“失恋证”、“通缉证”等恶搞证件应有尽有。更让人吃惊的是,像发春证这样的涉黄证件,居然也光明正大地在商店中销售,且销路很好。对此,我们只能说,“发春证”等恶搞证件的畅销,就像一封举报信,暴露了监管者的失职。

    我们天天说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然而当发春证等恶搞证件,在东营市一些中小学周围商店热卖时,却看不到文化市场监管者,这无疑是文化市场监管者的失职。因此,在谴责无良商家的同时,最为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向当地的文化市场监管者问责。如果没有严厉的问责的制度,发春证等恶搞证件,在商家追求利益的冲动下,就永远不会在学生中销声匿迹。

    发春证等恶搞证件的出现,之所以引起学生家长的不满,就是因为这些恶搞证件,特别是涉黄证件,会对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的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产生不良的影响。哪一个家长愿意看到还处在儿童时期的孩子,接触“发春”的启蒙?这种接触将会带来的恶果,又怎么不让孩子家长担心?其实,孩子家长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少年犯罪案件的增加以及犯罪年龄的提前,与文化市场中出现的“文化垃圾”泛滥,与一些不良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不无关系的。

    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门担负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功能,且均设有文化市场稽查人员。不少地方省里设有文化市场稽查总队,基层设有文化市场稽查队。倘若我们的文化市场稽查队伍忠于职守,发春证等恶搞证件就不可能出现在文化市场中,更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在孩子们中间热销。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review/txt/2008-12/22/content_1698520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