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好橘子没人吃”的怪象
“橘子内有虫子”的传言传出后,济南、青岛等地橘子销售量急剧萎缩。贵报本版26日对此刊发评论《我们对蛆橘谣言何以如此敏感》,认为广元地方政府急于撇清自己与蛆橘关系的做法于事无补,无法说服消费者。而作为地方政府,应总结此次谣言澄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摒弃信息传播形式的“傲慢与偏见”,从而避免在现代信息传播与发布格局中陷于被动。
读罢感慨之余,笔者认为,要彻底消除广元蛆橘带来的影响,仅仅在如何应对谣言方面进行总结和改进还远远不够。真正破解“好橘子没人吃”的现状,还需要涉及橘子产销流程中的各地相关政府部门的切实行动来予以保障。
当前,广元蛆橘的传言,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无论是批发商,还是销售商和橘农,都在经济上受到沉重的打击。不过,这也不能怪我们消费者,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沉重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联系到过去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对于吃什么安全产生了无奈,甚至由无奈变成了愤怒。这种愤怒让消费者做出了不理智的选择,你说你的橘子是好的,我也坚决不吃!宁可信其有虫,不可信其无虫,一旦不好,我岂不又上当了?
所以,笔者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地方政府不能缺位,而是要迎难而上,有所作为。首先,在橘子的生产源头上,要严格把好农产品质量检验关。对于不存在柑橘生蛆的产地,地方政府应以政府信用担保柑橘质量,以地方政府的名义打上“无蛆柑橘”的标志。这对于拓展柑橘市场,重振消费者信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次,对于发生蛆橘的产地,当地政府的有关质检部门,要坚决把住柑橘进入市场的关口。凡在市场上发现蛆橘,必须严厉追责,直至追究到产地的源头,并追究相关质检部门的责任。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蛆橘进入市场。
第三,各地批发市场的当地政府,对于检验合格的柑橘,要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市民进行宣传,号召市民丢掉恐慌心理,放心大胆地吃经过市场检验的好柑橘。在这个问题上,可能要增加地方政府的一点行政成本,但这是对本地市民健康关心的重要举措,也是尊重和保护农民兄弟劳动成果的善举,更是地方政府执政为民的应有之义。
半岛都市报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0810/20081027/news_20081027_726643.shtml
湖北日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1030/04362489400.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