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七”的孩子怎么长大?
杨金溪
眼下正值高校开学时间,不少家长送新生入学,记者发现,山东一高校竟出现了七名家长送一个孩子报到的现象。教育专家表示,离开父母单独生活是大学生最好的“二次断奶”的机会,需要高校和家长共同承担起这份责任。(9月8日齐鲁晚报)
大学新生入学,家长一直送到学校,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今在山东一高校,竟然出现了“一拖七”。一人上学,除了爸爸妈妈外,爷爷、两位叔叔、阿姨再加上司机都来了,这浩浩荡荡的阵容,在全国恐怕也算得上首创了。
“一拖七”“拖”出了什么?首先让人看到是,学生家长对孩子的爱,已变为溺爱。爱孩子是人之常情,爱得全家人出动送其上学报道,甚至爷爷也加入送行的队伍,实在是太过分了。爷爷是上了年纪的人,如此不顾身体乘车奔波,这种溺爱对孩子来说,承受的是不近情理的教育,并有可能将种不近情理看作理所应当。如此说来,我们说一些孩子长大后变得对老人不孝,与盲目溺爱难道没有关系吗?
其次,攀比之风在一些家长头脑中占了上风。一些家长在送孩子入学报道前,先把数码和家电市场“ 扫荡”
一番,笔记本、数码相机、手机、MP3甚至电熨斗等都要装备齐全。为何这样?虚荣心作怪,生怕孩子的装备比别人的孩子差。这种攀比之风,如今已经对学生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甚至一些农村孩子,在这种虚荣心驱使下,变着法子向农村父母要钱,买一些不必要的高档用品,而农村父母为此被逼得买猪买牛。
第三,剥夺了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孩子上大学是人生道路上实践独立生活的难得好机会。然而,家长却在孩子大学报道的各种手续上,以及生活用品的购买上和学生宿舍中床铺的整理上,考虑的细致入微,不让孩子独立完成。有的甚至花钱租房跟着陪读。难怪一些大学生在生活和社交上闹出一些弱智的笑话来。
“一拖七”的孩子长不大,家长在这个问题上该猛醒了。
生活日报http://shrb.dzwww.com/shrbxw/yw/200809/t20080909_3950793.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