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摘“乌纱”需科学民调做保证
杨金溪
《广州市区(县级市)局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年度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本周开始实施,就业率、社保覆盖率等民生指标写入评价体系,群众满意度成为影响干部升迁降黜的重要因素。不满意率达到1/3,就会被定为基本称职;不满意率达到50%,就会被定为不称职。对于不称职或连续两年只能基本称职的领导干部,广州市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组织调整或者降职。(8月20日
《南方日报》)
广州市领导干部考核的方法很有新意,其中两大亮点值得称道,一是将就业率、社保覆盖率等民生指标写入评价体系。二是将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中,且不满意率达到50%,就会被定为不称职,并因此有被摘掉“乌纱”的可能。
两大亮点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民生指标写入评价体系,昭示了领导干部要“眼睛向下”,对人民群众负责,为人民群众谋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政府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更为重要的是,领导干部是否“眼睛向下”,是否执政为民,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通过群众满意度的调查,让群众说了算。群众不满意的领导干部,就有可能丢“乌纱”。不能不说这是评价干部、使用干部的一个重大进步。民调摘“乌纱”,是个好方法,要操作好,关键还要坚持科学民调。
首先民调的过程要公开透明,民生指标要具体实在,要切实反映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利益。不仅要将就业率、社保覆盖率等民生指标写入评价体系,还要将公共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写入评价体系。一句话,评价体系和民调内容,要事先公布并征求意见,尽量做到内容完善,评价科学。
其次,参加民调的人员、范围要具有代表性,要确保地域范围的代表性和参加民调人员的代表性。最能反映群众满意度的地域以及群体,如果出现大量缺席,就必然会导致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的不全面、不准确。在这方面要尽量考虑得周密一些、完善一些。
第三,为了增加民调的可信度,民调的全过程要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应相对具有一定的中立性。在这方面也许还没有现成的办法和经验,但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比如在民调过程中,可吸收一定比例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民调的全过程。
长沙晚报http://cswb.csonline.com.cn/CSWB/20080821/Cont_1_27_75118.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