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砀山“两风办”为何没有成为摆设?

(2008-08-05 18:46: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砀山“两风办”为何没有成为摆设?

                  

                                    杨金溪

 

   安徽砀山县“两风办”在一次创建活动中给全县83个县直机关打分,近7成单位被判“不及格”,多名实权部门负责人被公开通报并被建议开除。砀山县委据此作出决定,免职多个部门一把手。当地群众为之一振。(8月4日新安晚报)
   为了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目前全国许多地方都设置了“两风办”这样的临时机构。这个机构旨在架起民主监督桥梁,并通过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等多种形式,实施民主监督。 “两风办”是政府了解本地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提出纠风措施的一个重要渠道。从某种意义上,“两风办”是领导的耳朵。
   俗话说,聋子的耳朵是摆设。倘若领导是聋子,对“两风办”反映的问题不过问、不置可否,甚至认为是在找麻烦。“两风办”这个耳朵自然也就成了摆设。我们看到,安徽砀山县“两风办”不是聋子的耳朵,当然也就不是摆设了。他们在一次创建活动中给全县83个县直机关打分,近7成单位被判“不及格”,结果多名实权部门负责人被公开通报并被建议开除,多个部门一把手被免职。当然“两风办”没有样的权力,但是我们看到“两风办”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后盾,这就是领导重视。
   像砀山县这样的“两风办”,就是发挥了作用的“两风办”,对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地方的“两风办”,工作起来就不是真枪实刀了。关键问题是,当地领导把成立“两风办”,作为应付上级的工作要求,作为一种民主监督的门面,说到底作为一种摆设。“两风办”也开展活动,也对有关单位进行评议,但全是纸上谈兵,最后一评了之。“两风”所存在的问题,自然年年“涛声依旧”。这样的“两风办”只能是形式主义的摆设。
   由是观之,领导不是聋子,作为耳朵的“两风办”才不会变为摆设。

江南晚报
http://www.wxrb.com/pub/wxxcm/jtbk/jnwb/200808/t20080805_28755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