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工资”可贵的企业智慧
杨金溪
“女儿上班,当妈妈的也能每月领工资。”说起这桩新鲜事,家住江北花园新村的张福英笑得合不拢嘴,“这亲情工资就100元,钱不多,但知道女儿在好好工作,父母就放心了。”亲情工资制试行半年多后,位于重庆沙坪坝的一家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前天表示,“钱超所值,增强了员工归属感。”(7月27日重庆晨报)
企业要发展需要智慧,一般说来这种智慧大多表现在,尊重人才,重视科技,讲求质量,注重新产品开发和企业产品的适销对路。像重庆这家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实行的亲情工资制,则是别开生面,非同凡响。应该说这是一种更为可贵的企业智慧。
亲情工资可贵之处,就在于企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经营智慧,还应依赖文化智慧,即营造最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企业文化。这家公司推行的亲情工资制,反映在企业文化上,则是一种亲情文化。正是亲情文化使员工找到了归属感,为企业注入了勃勃生机。
亲情工资旗帜鲜明地弘扬了孝敬父母的民族传统。也许有人会说,公司每月发给员工父母的100元工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话是可以这样说,但是这100元钱,由公司发给员工父母,和员工给父母的意义却非同一般(何况员工也不可能人人做到每月给父母100元钱)。企业代替员工孝敬父母,是企业竖起的亲情文化的一面旗帜,具有倡导的力量,具有潜移默化的规范员工行为的力量。试想一下,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一个知恩不报的人,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同事、与企业之间的关吗!
亲情工资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一剂妙方。作为收到亲情工资的父母,他们大多数人也许并不缺少这100元钱。然而,他们为企业对员工父母细致入微的关怀而感动,他们惟一对企业的感激表达,就是鼓励孩子在企业好好工作,报答企业。员工平时也许因种种原因不能及时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孝心,企业却月月都帮助想到了,人是讲感情的,员工又有什么理由不以厂为家、努力工作呢?企业无论有什么样的经营智慧,最终都要落实到人,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这样的企业能不红火吗!
相比之下,有些企业经营智慧用过了头,通过加班不发加班费、劳动条件恶劣、恶意欠薪等到手段,降低成本,获取不正当利润,实在是不聪明之举。一个不把员工利益放在眼里的企业,员工又怎么会将企业的利益牢记心中呢?这种企业是目光短视的企业,是没有出息的企业,也是最终将被市场淘汰出局的企业。
亲情工资给企业的最有益的启发是,企业是一个大家庭,应该通过各种手段营造亲情文化,并以此促使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最大的释放。这是企业谋划发展过程中应有的企业智慧。
北方新报http://www.northnews.cn/news/2008/200807/2008-07-27/155700.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