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何拎着现金去灾区发钱?
杨金溪
向灾区献爱心,假如你手上有28万元现金,你会怎么做?晋江有个商人,他提着这么多现金徒步进村,挨家挨户给最困难的灾区群众发放现金,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夜宿农村,甚至为多发一户宁愿挨饿。四川灾区的农村流传着他的故事,就连成都街头的出租车司机,也都在说着他的故事。他就是33岁的赖金土———晋江一家陶瓷企业的老总。昨天,是他进村发钱的第5天。(5月31日人民网)
晋江一位商人,手拎28万元现金,来到地震灾区,走村入户将现金直接发给最困难的灾民。此举可敬可赞,又值得反思。
我们说可敬可赞,这件事情本身,体现了一位商人在国难面前所表现的应有的社会责任,在灾民面前所表现的应有的爱心与良知。在地震灾区走村入户,长途跋涉,特别是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其所付出的辛苦与危险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为了给灾民减少一份痛苦,为了向灾民献上一份爱心,这位商人却不畏艰辛,在所不辞,我们怎么能不为之精神所感动呢!
然而笔者认为,商人手拎28万元到灾区发钱,更值得反思。商人之所以不愿意将28万元现金直接捐给有关慈善部门,是否也反映了慈善部门在这次救灾中,操作透明度不够,因而也使捐款人的信任度受到了影响。应该指出的是,在这次捐款支援灾区的活动中,慈善部门及相关单位做了大量工作,也及时公布了善款到位情况以及向灾区拨付的情况,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审计部门已经进驻慈善部门,对善款使用情况及时开展监督审计。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慈善部门及相关单位,在公布善款使用情况的过程中,还显得不够细致,工作效率及工作方法还值得改进提高。善款使用情况,是否可以细致到,用多少钱买了多少顶帐蓬,这些钱分别来自于哪里捐款渠道,这些帐蓬分别流向哪里。甚至细致到,一个人捐2000元,这个人大体上能知道这2000元流向到哪里,对灾区灾民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也许,这项工作,我们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十分困难,慈善部门及有关单们也有难言的苦衷。但善款使用应更加透明化的方向是必须坚持的,越是透明就越能很好的坚持善款善用的原则,越是坚持了善款善用的原则就越能保护和激发捐款者的爱心,对灾区的援助才会获得不竭的动力,才会形成对灾区支援的持久接力。
我们希望慈善部门及相关单位在善款使用上,要花大力气最大限度地做好透明化工作,这也是所有捐款人的期待。
至于有人说,这位商人是在自我炒作,是在通过种形式做广告,真若如此,这位商人之举还有多大错吗?如果商人和企业家们都能这样炒作,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新民晚报http://news.xinmin.cn/opinion/ylhc/2008/06/02/1178521.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