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区采访应学点心理学

(2008-05-27 21:49:2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灾区采访应学点心理学

         

                         杨金溪

 

    心理问题专家殷东瑶指出,“‘你能活下去已经很幸运了’、‘你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你会走出来的’……当这些话说出来的时候,可能我们以为这是对幸存者的帮助,而实际上带来的是一些负面的影响”“譬如,‘你能活下已经很幸运了’”,这句话看上去是一句善意的安慰,而实际上是我们站在主观的角度来说的,并不是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你想一个人活下来,可能没有了房子、没有了亲人、没有了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他无助的活着,他怎么还能算是幸运的呢?”(5月23日中国网)
    在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等各种新闻媒体上,我们通过记者的忘我工作,及时了解了震情、救灾等多方面的报道,但是由于我们一些记者在心理学知识上的匮乏,在采访灾民的过程中,却无意伤害了灾民的感情,使一些灾民的心理问题雪上加霜。
    是啊,不但是记者,包括我们普通百姓,哪里知道,一句“你能活下去已经很幸运了”的安慰,却由于没有站在当事人的位置设想,而使当事人对“幸运”二字反感。没有了房子、没有了亲人、没有了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个人无助的活着,他怎么还能算是幸运的呢?
    一句“你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的鼓励与安慰,谁又能想到,这句话背后是孤独,是对苦难的暗示,继续未来的生活那将是一种多么残酷的现实。如此换位思考,多少记者在采访中充满情深情地说出这样的话语,居然产生的是负面效果。
为了在报道中再现地震时场景,不少记者向当事者提出当时震情如何的提问,然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督导徐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呼吁,“一定不要强迫受灾群众回忆灾难场景,否则很容易造成二度伤害,后果极其严重。”(5月23日中国青年报)是啊,这种提问和采访,等于在当事者的伤口上撤了一把盐。
    据有关方面统计,地震灾区大约有50万人存在着心理问题,需要给予及时治疗。与其同时,灾区灾民安置、伤员救治、重建家园面临着巨大任务,在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新闻宣传的关注热点。因此全国各类媒体的记者,还会大量的聚集灾区,将最新情况向全国人民进行适时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接触灾区灾民。为了使记者在采访中不会因为心理学知识的匮乏,而无意中伤害了灾民的感情,甚至使一些灾民在原有的心理问题上出现雪上加霜的状况,对担负赴灾区报道任务的记者,应该提出学一点心理学知识的要求。比如,赴灾区采访前,到有关心理干预部门进行必要的咨询,或在网上、书本上学习和了解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灾区心理干预的有关专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记者进行一些心理学知识速成培训。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不但不会因为心理学知识的匮乏伤害灾民的感情,甚至还可以在采访中协助专业人士做一些心理干预的工作。
    由此延伸开来,不但记者应学一点心理学知识,灾区的各级党政领导、医疗救护人员、以及方方面面的志愿者,凡是在工作中与灾民密切打交道的人员,都应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必要学习和培训。有关专家可以编写一本灾区心理干预知识简明读本,发给所有相关人员,在灾区形成一个心理干预的立体网络,让灾民的心理创伤在科学的心理干预下得到抚慰,让灾民在重建生活家园的同时,尽快重建健康的心理家园。

河北青年报
http://www.hbqnb.com/news/html/Wonderful/2008/524/0852432838163788.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