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部门为何“剃”不了一个“天价头”
杨金溪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0D/3D/76/76.jpg
3月29日,两名中专女生在郑州市一家理发店,本想花38元剪头发,结账时竟被要价1.2万元,不付款不让走。“天价头”事件在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随即物价、工商、公安、地税、消协等5部门参与调查,网民纷纷质问:为何5个部门“剃”不了一个“天价头”?(4月6日新华网)
只听说美容美发宰人,却没见过如此宰人的。
在郑州“保罗国际”理发店上演的宰人一幕,怎能不让人气愤:两个女学生本想花38元剪发,结果店方硬是收取了1.2万元。不给不行,不给不能走人。愤怒的市民们称之为这是在明火执仗的抢劫!
“天价头”事件曝光了。在强大的舆论下,我们看到工商、公安、地税、消协等5部门出现了,“保罗国际”停业了,“保罗国际”也随之人去楼空了,物价部门的50万元的处罚告知书也开出来了。
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就是这样的“黑店”,若不是两个女学生投诉,若不是事发,这个“黑店”不是照样安然无恙,继续坑害消费者没商量吗!
于是,我们看到,“保罗国际”的问题浮出水面了,物价部门发现这家理发店的价格表没有在店面醒目位置悬挂;工商所两次对该理发店进行检查,查扣了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标志不全的“三无”烫发水;税务部门开始清查该店是否有偷漏税问题了……
面对“天价头”,我们不由得提出质疑,平时监管部门都到哪里去了?我们有理由说,没有监管缺失就不可能出现
“天价头”。
如果物价门加强对理发店明码标价的监管,“保罗国际”还会出现不在店面醒目位置悬挂价格表而肆意坑害消费者的问题吗?
如果工商所加强对理发店使用产品质量的监管,“保罗国际”还会出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标志不全的
“三无”烫发水吗?
如果消费者投诉的渠道畅通无阻,“保罗国际”还会上演1.2万元“天价头”的“抢钱”一幕吗?……
现实生活中,不知还有多少“保罗国际”之类的商家在赚取黑心钱!
还应该看到,“天价头”的出现,也暴露了我们体制管理上存在的多头管理的问题。
正是因为多头管理,才会出现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现象,才会出多个部门负责而结果却是都不负责的局面,才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五个部门‘剃’不了一个‘天价头’”的怪事。
每日经济新闻http://www.nbd.com.cn/_NewShow.aspx?D_ID=101941
千龙网http://review.qianlong.com/20060/2008/04/07/2540@4382803.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