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桌麻将折射“精神养老”困境
□杨金溪
不经意间,郑州街头出现一个个怪异的场景:一桌桌麻将摊支立在路边的人行道上,嬉笑声、叹息声、吵闹声和哗啦啦的洗牌声,此起彼伏。有人粗略地估算过,目前,郑州街头上的麻将摊至少有1000桌。大马路俨然露天麻将室!市民担心,街头麻将摊如不尽快治理,将成为赌博的温床(4月1日《河南商报》)。
可能有人会说,如此之多的麻将摊摆在城市街头,不仅影响市容,带来交通的拥挤,同时这种赌博性质的娱乐,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应刹住此风。然而,有关部门到现场一看,大多都是老头、老太,也只能无奈地离开。社会上这么多老人,他们也需要精神生活,你不让他们在这里玩,让他们到哪里玩?你不让他们玩麻将,让他们玩什么?不能不说这是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后,正在面临着“精神养老”困境。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达到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达到7%以上,即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数据显示,到2007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53亿,占总人口的11.6%。我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老年型社会。到2020年,老年人将达到2.48亿,到2051年将达4.37亿,占到当时总人口的31%。由此看来,关注老年精神生活,让老年人在很好的“精神养老”的氛围里度过愉快的晚年,理应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责任。
像郑州这样街头遍布麻将摊,并不是偶然的。在不少城市的街头上,都可以看到这种情景。某城市有一位网友跟帖说,在我们这儿的飞机上,都可以听到城里上空传来的哗哗的麻将洗牌声。当然这是夸张,也是玩笑,但足以说麻将摊遍布街头已不是偶然现象。
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要有“堵”有“疏”,重在“疏”字上做文章。地方政府要千方百计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老年人“精神养老”上有所作为。一是要办好老年大学。在这方面许多城市都有成功的经验,要推而广之,真正使老年人老有所学。二是要建立社区文化娱乐中心,由街道等相关部门牵头,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老有所乐。喜爱玩麻将的老人可以在社区文化场所文明娱乐。三是地方政府要将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各类设施,纳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预算之中。花这个钱符合发展社会福利的要求,要舍得花。老年人精神生活过得愉快,其亲人工作才会更加安心,这种互动对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都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珠海特区报http://www.zhuhaidaily.com.cn/zhuhaidaily/200804/02/11.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