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种李白”比“文化标志城”美
杨金溪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0C/65/0F/0F.jpg
从播种到出苗、历时半年多的史上最大李白头像近日在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的一块田野上逐渐清晰,金黄色的油菜花与翠绿色的麦苗令巨大的李白头像及“千年李白,回归大地”八个大字完美显现。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曾在四川江油度过其少年时代,至今该地年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此次活动的策划者称,他们将以“李白一张脸
占地八百亩”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3月24日中国新闻网)
同样是弘扬传统文化,同样是追求影响效应,四川江油市的“油菜种李白”与山东济宁市的“文化标志城”,形成了鲜名的对比。前者的务实是那样美丽,而后者的奢华却让公众产生了强烈的质疑。
让我们看看四川江油市是如何纪念李白的。从夺人眼球、令人耳目一新的照片上,映入眼帘的是,金黄色的油菜花与翠绿色的麦苗,织成了占地八百亩的李白头像和“千年李白,回归大地”的八个大字。四川省江油市以如此浪漫的创意,纪念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贴切极了!以“李白一张脸
占地八百亩”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也显示了江油人民的智慧和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深刻理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江油深谙传统文化中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化瑰宝的精神内涵。江油由此得到的是传统文化的张扬与农作物收获的双丰收。曾在江油度过少年时代的李白,其在天之灵,看到此情此景,相信会诗兴大发,赞扬江油以如此浪漫的方式表达对他的纪念。
而山东济宁也是弘扬传文化,也是追求影响效应,却要巨额投资建造所谓的中华文化标志城,且不说儒家文化不可能涵盖多元化的中华传统文化,让人不得不质疑的是,用人民币打造出一片水泥森林就能承载中华传统文化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是不符合建设节约性社会的精神的。最近,山东对公众质疑总算有了回应,表示要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充分听取和尊重公议,遵循法定程序,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有关规定办事。
应该看到,在弘扬传统文化上,一些地方走上了乱花纳税人的钱,奢华无度乱建纪念标志的歪路。从投资1.8亿元的炎黄二帝巨像,到计划投资31亿元而后被叫停的华夏第一祖龙;从洪洞寻根祭祖大典,到东方巨龙主题公园,再到计划投资200亿元重建圆明园,等等,不一而足,其中既有纳税人买单,也有民间投资。这种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的各种祭祖活动和标志性建筑已呈泛滥乱像,也到了该治理的时候了。
用上亿元、几十亿元、几百亿元人民币堆成的各种所谓传统文化的标志建筑,在与“油菜种李白”面前,应该感到羞愧,也理应激起沉湎于奢华创意中而不能自拔者的反思与猛醒。
如此说来,“油菜种李白”比“文化标志城”美。
法制晚报http://news.sohu.com/20080325/n2559010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