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村庄”不是千人一面的大楼房

(2008-01-31 11:34:44)
标签:

时评

杂谈

分类: 时评
      “大村庄”不是千人一面的大楼房

               

                      杨金溪

  与“大部制”改革同步,中国近期正在广大农村推动村庄合并,“大村庄制”将与“大部制”一起,成为中国未来政改的新目标。专家表示,村庄合并是继前一时期中国对于不同省区乡镇实行合并之后推出的又一重大改革。

  实行“大村庄制”,对于节约农村建设用地,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必将是农村未来的发展趋势。建设大村庄,最忌讳的是什么?是一些为政者脱离农村、农民、农业的实际,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将其搞成“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将大村庄建设成千人一面的大楼房。

  近几年不少地方都在进行村庄合并的试点工作,也已经出现了将大村庄合并,简单地视为大楼房建设的苗头,引起了农民的不满。据报道,一些地方的农民住上了村庄合并后的五层高楼,然而农民却面临着将一袋袋粮食搬运上楼的尴尬。有的地方建了十几层、二十几层的高楼,农民坐电梯上下楼,拿着镰刀、锄头,同样是陷入很不方便的窘境。有的地方将城市的广场、街道、绿化、建筑风格搬到农村,造成了农村本土文化的失忆。大村庄的规划布局绝不能将城市建设的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农村,必须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以及风俗的实际。一句话,要方便农民,要体现传承农村本土文化的精神。比如住宅样式要体现地域特色,江南农村住宅就不应丢掉黑瓦白墙的水乡特色,土家族的吊角楼更不能在建设大村庄中失忆等等。

  大村庄建设要量力而行,要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脱离实际的贪大求洋,必然会出现盲目上工程,造成地方财政支持的困难。于是就会引发摊派搞建设,加重农民的负担。在这方面也是有教训的。一些地方在大村庄建设中,统一为农民贷款建楼,农民住上别墅之时,就成了沦为“房奴”之日。这样的大村庄建设,不是为农而是害农。

  为使大村庄建设避免形式主义的大楼房建设,体现方便农民,传承农村本土文化,就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大村庄建设的规划必须反复征求农民的意见,并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方能实施。这应该是为政者必须遵守而不得逾越的规矩。
   

东北网
http://comment.northeast.cn/system/2008/01/31/05113410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