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最美的环卫工”消失于人们视线中

(2007-11-22 17:41:13)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人文/历史

分类: 时评
        让“最美的环卫工”消失于人们视线中

                               

                           匡正

   

    清晨四五点钟,在成都府南河边,一个身体单薄的12岁小女孩就会来此替母亲打扫卫生。这个故事近日流传于各大网站论坛,不少网民深受感动,并赞誉小女孩为“成都最美的环卫工”。而据记者调查了解,这个小环卫工的背后藏着一个外来环卫工家庭的艰辛和坚强。(11月19日华西都市报)

    肖丹,一个身体单薄的12岁小女孩,清晨四五点钟,就要起床替母亲打扫卫生,被人们誉为“成都最美的环卫工”。读罢这则故事,让人心酸,我们实在不愿意生活中出现“成都最美的环卫工”。

    然而小女孩肖丹别无选择。据邻居介绍,肖丹家境贫寒,一家6口人挤在一间3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里,肖丹是个很懂事的孩子,经常帮家里做家务,夏天还去卖冰粉补贴家用。过去,肖丹经常帮助妈妈打扫卫生。自8月份妈妈生病后,肖丹每天由帮助变为顶替她的妈妈来打扫卫生。

    一个12岁的小女孩,白天读书,早晨四五点钟就要爬起来帮助环卫工妈妈打扫卫生,她能承担这份重任吗?这种成年人劳动强度,压在一个花季少年身上,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成长吗?这种额外的劳动负担,难道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吗?会答当然是肯定的。也许这是一个特殊的个案,但此事反映了生活在城市中困难群体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同时也反映了城市社保工作的缺失和不到位。

    “成都最美的环卫工”警示我们,一是对于困难群体的生存状态,城市社保部门以及街道社区要了如指掌,对于他们临时发生的困难,要及时给予救助。二是要建立困难群体应急救助机制。比如,当肖丹的母亲生病后,在无法担任环卫工作、失去经济来源时,要发放临时救助金,让他们起码能过上温饱生活。三是如果发现做父母的让未成年孩子承担成年人劳动强度的任务,应该及时干预,当然这种干预应该是人性化的,即让这种困难家庭享有最低生活保障。

    我们期待着城市社保工作进一步加快步伐,我们更希望“成都最美的环卫工”消失于人们视线中。

 

半岛都市报http://bddsb.bandao.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