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西山镇更名为“钞票镇”如何?

(2007-06-28 19:04:30)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
 

将西山镇更名为“钞票镇”如何?

 

 

    6月24日,苏州市西山镇领导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西山镇更名为金庭镇已经江苏省政府审批通过,区民政部门负责人也证实5月30日获得批复。而此前,传闻已经在网络上出现。在当地电视台舆情调查版块中,81%的观众反对更名。(6月27日《现代快报》)
  
  有着千年历史的苏州市西山镇,如今已决定更名为金庭镇。为啥改名?按西山镇为政者的说法,西山,日落西山、日薄西山,好像是走下坡路的感觉。为了要使人感觉到西山镇的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因此要更名为金庭镇。金庭,金色的庭院,金色的大家庭。人们还可由此联想,金庭,黄金地段,黄金位置,发财之家,发财之乡。既然更名就能生出票子,倒不如一步到位,将西山镇更名为“钞票镇”、“发财镇”、“黄金镇”。
  
  西山镇的更名之举,不但荒唐,而且荒唐的近乎于异端邪说了。如此说来,西山镇的顶头上司苏州是不是也要更名。苏州,“苏”和“输”同音,苏州成了“输州”,那就不是一般的不吉利了,岂能不改。最佳选择恐怕是只有更为“赢州”了,这样就可以“通吃”一切。照此穿凿附会,正如有网友所说,金庭也不是一个好名字,“金”乃“钱”也,“庭”通“停”,金庭即“钱停”。“钱停”代表没有“钱途”(亦没有前途也)。西山镇的领导,你说咋办?地方的为政者,不把心思用在如何发展经济上,却用在通过风水算命、封建迷信而去更改地名上,是谁的悲哀?是地方为政者的悲哀,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悲哀。
  
  地方为政者在发展经济上出邪招、出怪招,把心思用在了图个好风水、好名字上,说明了一些为政者在执政能力上内功不硬,在发展经济上心中无数,一句话,执政心虚!这不恰恰是地方为政者的悲哀吗?地方为政者如果不从主观上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对症下药,不在落实科学发观上出真招、出实招,西山镇既使更名为“钞票镇”,当地老百姓也不可能走上发家致富之路。西山镇更名难道不是当地百姓的悲哀吗?
  
  西山镇更名不仅荒唐,也违背了民意。随着西山开通太湖大桥,很多游人都知道西山风景好,土生土长的农产品好,西山的旅游经济、地方经济不断看好。西山本身就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品牌,而且很多商家做宣传打的都是西山牌。自改名起,各种调查都揭示了绝大多数民众,尤其是西山的民众和商家反对改名。在当地电视台舆情调查版块中,81%的观众反对更名。西山的民众不是傻子,他们坚守西山的地名,就是在坚守西山这一品牌。
  
  正是因为西山镇更名违背了民意,因而也违背了国务院新近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规定的精神。这个条例中明确指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都应当主动公开。依此精神,西山镇更名属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问题,然而却没有依法进行听证。没有依法进行听证的地方更名,是脱离实际的长官意志作用下的更名,这种更名恐怕有于法有悖之嫌。
  
  面对当地群众对地方更名的强烈反对意见,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规定的精神,西山镇的为政者不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应把群从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更名决策的取舍标准。

[稿源:红网]
[作者:杨金溪]
[编辑:耿红仁]

 

红网http://hlj.rednet.cn/c/2007/06/28/1241127.htm

三晋都市报http://www.daynews.com.cn/news/shyl/24486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