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http://qjwb.zjol.com.cn/tplimg/logo.gif |
|
![]() |
针对“有奖让座”,一些公交司乘人员说,“有奖让座”不仅是对让座市民的一种鼓励,还可以引导其他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养成主动让座的意识和习惯,以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如果用奖励的方法进行引导,有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为了获奖才去让座,这样就失去了其真正意义。甚至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说,“有奖让座”侮辱了美德。
“有奖让座”有辱美德吗?笔者认为,“有奖让座”只关对美德的褒扬,无关对美德的侮辱。可以这样说,凡是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让座的人,是崇尚美德的自然流露,是发自内心的愉快选择,他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需要什么奖励,甚至也没有得到表扬回应的要求。他们用自己帮助他人的行动,满足了自己崇尚美德的需求。既使没有“有奖让座”,这些人也不会放弃对“真善美”自觉的追求。
是不是因为有人主动选择了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让座,就不该表扬、不该奖励呢?恐怕还不能这样认为。一个人在向社会、向他人做出奉献时,不寻求回报无疑是美德。但这并不代表当社会、当他人面对一个人的奉献时,社会和他人应该失语。如果失语,那是一个不健康的社会生态。
中国有句俗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现在的一些情况令人失望,有人在车上接受了别人的让座帮助后,连声“谢谢”都不会说、都舍不得说,有人甚至无理的提出:“我比你年龄大,你怎么还不让座啊?”简直就是在搞“道德勒索”。当然,也有人面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脸一转,佯装没有看见了事,让人觉得心凉。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奖让座”也是对一些人的教育,其实质是通过社会之口,告诉一些人,社会理应尊重那些在车上主动让座的人,社会理应张扬助人为乐之风。惟有如此,才是健康的社会生态。
钱江晚报http://qjwb.zjol.com.cn/html/2007-06/24/content_1627024.htm
北京晨报http://www.morningpost.com.cn/article.asp?articleid=111589
兵团日报http://www.tianshannet.com/news/content/2007-06/28/content_2025660.htm
红网http://news.qq.com/a/20070624/000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