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不但要“抢”话筒更要讲在“点子”上
“话题不限,谁先举手谁发言,每人发言限时5~8分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柯小刚话音刚落,几十只手“刷”地一下举了起来,纷纷“抢”话筒陈民意。(2月6日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02/06/content_1668736.htm
广东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场即席发言,只要是围绕2007年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民生等问题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共有19名委员“抢”到了话筒。
“抢”话筒新闻,似春风扑面而来,反映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空前提高。看到政协委员“抢”话筒陈民意,老百姓为此而由衷地高兴。
目前各地都在陆续召开“两会”,全国“两会”也即将召开。广东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举行的即席发言,是畅通民意渠道的好形式,值得推广。事实上,无论是各地的“两会”,还是全国的“两会”,委员、代表都有参加讨论的议程,也均出现过争相发言的场面,或者叫做“抢”话筒。笔者认为,“抢”话筒精神固然值得提倡,更重要的是“抢”到话筒后,话要讲在“点子”上,即你所发表的意见是高质量的,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是老百姓之所想之所急,是政府必须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的事情。“抢”到话筒,怎样才能把话讲到“点子”上呢?
首先,要敢于讲真话。“抢”话筒,不是“抢”镜头,不是出风头,不是沽名钓誉。“抢”到话筒,如果王顾左右而言它,不敢讲真话,而是讲大话、讲空话,只讲成绩不讲问题,甚至利用这个机会溜须拍马,向在场的领导示好卖乖,让你“抢”到话筒又有何用?对这样的人,委员、代表完全可以为其喝倒彩。广东政协即席发言中,有几名委员的发言沉闷冗长,结果屡遭喝倒彩。对于没有质量的发言就不应得到掌声,完全可以喝倒彩。不然,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就永远不会顿悟。
第二,要善于建言献策。“两会”的重要内容是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是委员、代表写提案、提议案。“抢”到话筒,就是要表达你对政府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表达你的提案、议案精神,表达你对民情、民意、民声的反映,总之要建言献策。这就需要委员代表在会前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做好参加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否则,“抢”到话筒讲的尽是废话又有何用?人民把委员、代表的桂冠戴到你的头上,你不是徒有虚名吗?
委员、代表能否把话讲到“点子”上,这与委员、代表的素质高低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选举人大代表和产生政协委员的过程中,选民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行使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力,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标准的推举政协委员,真正让那些有影响、有代表性、有正义感、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人成为委员、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