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的仪式”彰显医患真情
杨金溪
从1994年开始,航天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在逝去的患者抢救现场举行“生命最后的仪式”。这一仪式被外界所知,却是最近的事情。(2月6日京华时报)
http://news.sina.com.cn/s/2007-02-06/050312238534.shtml
当23岁白血病患者曾芳(化名)抢救无效停止呼吸时,医护人员很快把呼吸机推到角落里,将急救推车放到病房另外床位的附近,抢救现场的凌乱感瞬间消失。一名护士将曾芳的枕头、被子稍微整理一下,使曾芳的样子好像正在熟睡。然后,所有在房间的医护人员都肃立在病房的一旁,默默地低下头。这是航天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医护人员,在抢救现场为逝去的患者举行“生命最后的仪式”。这个场面让人难忘,让人感动。
“生命最后的仪式”彰显对对死者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航天中心医院心胸外科的医护人员认为,这是所有生命结束的最后时间,无论他生前是善是恶,做过什么,但在这一刻,应该被最大程度地善待。对生命的尊重,是人道,是高尚,是文明。“生命最后的仪式”,是全力挽救生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力挽救生命过程的终点,显现了医护人员热爱生命的精神与情操。
白衣天使在“生命的最后仪式”中,医德将会不断得到升华。航天中心医院心胸外科的医护人员,把照顾入院病人比做“作画”,医生画好一笔,护士画好一笔,负责清扫工作的护工画好一笔,才能完成这一画作。对于临终病人,完成这幅画作的最后一笔,就是“生命最后的仪式”。是啊,我们的白衣天使,甚至包括护工,对患者的每次服务就是在为一幅画作上画上精彩的一笔,既使患者因抢救无效逝世,也不漏过最后的一笔——“生命的最后仪式”。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仪式,实质却是白衣天使医德的升华。医护人员在“生命的最后仪式”中,心灵的震撼、感悟、顿悟,将会由对生命的尊重转化为对生命的关爱!
“生命的最后仪式”让人们看到了医患真情。在航天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很多患者家属注意到了这一“沉默”的仪式。有一次抢救一名老干部,他生前所在单位的一位负责人一直站在科室门外,看到了“生命最后的仪式”。事后他对医生说:“没想到,你们能了解到我们的悲痛。”许多患者家属专门找到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深表感谢。什么叫医患真情,“生命的最后仪式”做出了很好的回答,这就是医患之间要“心与心的守护”。这对于那些医患关系紧张的医院改进工作,应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只要医院与医生对患者真情相待,患者及亲属为何要以怨报德呢?真有这等人和事,只能是个案。
三晋都市报http://www.daynews.com.cn/sjdsb/Aban112/A3/115657.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