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奉新县委、县政府关心干部的配偶、子女下岗再就业问题,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县里的为政者在这个问题的操作上,出发点却偏离了执政为民的准则。他们在考虑干部配偶、子女下岗再就业的问题上,没有把这些人和社会上所有下岗人员一视同仁地对待,而是把干部配偶、子女视为特殊群体,视为高人一等的群体,因而对这些人要给予特殊照顾。正是这种干部家属可以享受特权的思想,才导致了明知违规违纪,却一意孤行,将该县30名科级干部的家属一次性安排到县直事业单位上班,让这些干部家属吃上了财政饭。由此引起了群众的普遍不满。
奉新县的为政者,面对这种严重的违规违纪操作,并不是不知道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他们知道一旦事发就会吃不了兜着走。但是凭着所谓执政“经验”,他们已经掌握了“踩红线”的潜规则,这就是所谓的集体拍板集体负责。出了问题,上面追究下来,举起板子,找不到谁的屁股该打。有关部门在处理违规违纪案件时,似乎也有一个潜规则,即所谓的“法不责众”,往往对一些违规违纪案件调查一下走过场而了事,顶多也就是责令纠正、下不为例。
必须指出的是,重大问题集体决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途径。但这与明知违规违纪,而通过集体拍板形成决策完全是两码事。奉新县的这一违规违纪事件应该引起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的重视,对明知违规违纪,而通过集体拍板形式形成决议的决策者,主要领导决不能逃避问责,必须追究主要领导的主要责任。
正值基层一些地方清理财政“吃空饷”人员之际,奉新县为政者顶风而上,让30名科级干部家属吃上“财政饭”,该县主要领导会不会因为是集体拍板而逃避问责,公众拭目以待。
杨金溪(安徽 媒体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