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金溪
杨金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443
  • 关注人气:3,3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失语”显现亚健康社会心态

(2006-11-30 20:21:54)
分类: 时评
   “集体失语”显现亚健康社会心态

                  杨金溪

        西安一名女子因为在公交车上丢了1000多元钱而报了警,并堵住车门不让乘客下车。为了找出小偷,对车上近百名乘客一一搜身。搜了两小时没找出失款,乘客们都觉得很委屈。(11月29日华商报)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6-11/29/content_5405654.htm

   《宪法》里明文规定,除了国家执法机关等特殊被授权的人员有对他人进行搜身的权力外,其他任何人不得对公民进行搜身。然而,西安公交车上丢钱女子,竟对公交车上乘客逐一“搜身”,且“搜身”时间长达两小时,竟无一人表示坚决反对或不愿意接受搜身,而现场不仅有近百名乘客、公交车司机,还有执法的民警。面对搜身这样的违法事件,集体失语,显现了亚健康社会心态。

    这种亚健康社会心态,首先表现在对法律缺乏信任感。非执法人员对他人搜身是一种违法行为,公交车上的乘客可以说无人不晓。但话又说回来了,法律是法律,现实是现实,有法律没有人去认真执行,法律只能是写在纸上的条文。现实生活中,媒体报道一些商场、一些企业发生的对顾客及员工的非法搜身事件,有几个作了处理,怎么处理的,似乎谁也没有这方面的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对一些违法事件不及时生威,人们就会对法律缺乏信任感。就说这起违法搜身事件,将会作如何处理,弄不好也是以不了了之而收场。

    其次,当事人面对违法事件,选择逃避,明哲保身的处事哲学。百余乘客面对违法搜身,面对个人尊严受到伤害,面对污辱,敢怒而不敢言,牙齿打掉了咽到肚子里,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说一个“不”字。更令人意外的是,“搜身”事件是部分乘客为了表达清白尽快脱身自己提出来的,而部分不愿意接受搜身的乘客最后也“妥协”,拿出自己的包包,叫人查看。在这里普遍反映了人们一种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赶快脱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走为上策。在这里你能全怪这些乘客吗,恐怕不能,因为他们接受了生活中许多消极教训。不是这样吗,一些见义勇为的人,因为挺身而出而致残,到头来医药费的报销却找不到地方,有的甚至因致残而失去工作,造成了家庭贫困,使得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看来在全社形成见义勇为、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氛围任重而道远。

    再者,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执法顾虑大于执法决心。民警到现场后,尽管履行了例行的检查,同时面对“自愿搜身”行为,民警也及时向双方当事人履行了告知义务,指出搜身是违法的。但是,失主发现财物丢失,就应向警方提供自己怀疑的对象及证据,否则就应遵守公安机关正常的办案程序。但面对长达两个小时、八九十位乘客均被搜身的情况,民警没出面阻止,也未让公交车及车上乘客尽快离开,说明民警没尽到自己的职责。民警为什么面对违法行为不敢出面制止,怕什么,怕那位女失主打电话叫来的五六个小伙子吗?不得而知。

    面对搜身这样的违法事件,集体失语,显现了亚健康社会心态,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今日安报http://epaper.dahe.cn/jrab/t20061130_748672.htm

  东方早报http://www.dfdaily.com/dfchannels/pinglun/ziyuanbeisou-nengzheng201cqingbai201d/view

   扬子晚报http://www.yangtse.com/pub/yzweb/dzbpd/jrps/t20061130_205342.htm

正义网http://www.jcrb.com/zywfiles/ca566854.htm

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GB/511053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