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点“对等接待”多点“对等责任”

(2006-09-07 08:52:28)
分类: 时评

                          少点“对等接待” 多点“对等责任”

                                          杨金溪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一名女干部下乡慰问灾民,由于所到乡镇的领导没有出面“对等接待”,该干部撂下正在等待的灾民拂袖而去。(8月26日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8/26/content_1491701.htm
    

    这位女干部是合浦县办公室副主任,她这次下乡肩负着一项光荣任务,代表上级慰问灾民。到了党江镇,因为镇里主要领导到村里组织灾民恢复生产而没有出面,这位女干部脸色大变:“叫我来干什么!”丢下等候慰问的灾民,驱车扬长而去。她走了,她用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把一些干部的恶劣作风暴露无遗的留给了灾民。

    叫你来干什么?我们不由得要反问一句,是啊,你说叫你来是干什么的?叫你来摆谱的?因为你是县办公室副主任,就得由镇上主要领导在家恭候。主要领导到村里组织灾后恢复生产去了,难道其他乡干部就不能接待你吗?这个“谱”就那么重要,一次不摆就能惹得你如此勃然大怒。显然,这位女干部所作所为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话又说回来,这为女干部的所作所为绝不是偶然的。所谓“对等接待”早已成为潜规则,只是这位女干部把潜规则公开化,表演的太拙劣了。我们感谢她把“对等接待”导入社会监督的话题。
  

    “对等接待”,做为一种礼貌、礼仪,未尝不可。现在的问题是,“对等接待”在政府官员的日常工作中,已经变味,已经被庸俗化了。在一些地方,上级来人已经发明出一套让人啼笑皆非的规矩。一些地方官员要驱车前往自己“领地”的边境接送上级来人,以示重视、恭敬。中央领导人出国访问,在国内都已取消了接送礼仪,地方官员的正常工作交往何必要制造出这么多的麻烦呢!所谓的“对等接待”,已经成为基层政府的沉重负担,特别是一些乡镇的领导,几乎主要时间都被迎来客往所占用。
   

    庸俗化的“对等接待”可以休矣。热衷于“对等接待”者,还是应多考虑一些“对等责任”为宜。那位女干部如果把“对等责任”放在心头,她会把慰问金交给灾民后,主动与灾民交谈,并深入到灾民的家中察看一下灾民的冷暖,把灾民的困难、要求、建议梳理后向县里领导汇报,用自己的行动架起党和政府与灾民联接的桥梁。可惜,她没有这样做,当然她也得到了应有的停职检查等候处理的决定。但愿这位女干部的行为,能给一些官员敲响警钟,少点“对等接待”,多想一想自己的“对等责任”。

发稿链接:
珠海特区报
http://www.zhnews.net/tqb/browse.php?ud_key=19275&ud_year=2006
海峡导报http://www.hxdb.com.cn/docc/v_news.asp?vid=72282
大江时评http://www.jxnews.com.cn/jxcomment/system/2006/08/26/002323853.shtml

评论 (0) 固定链接  发表于 19:5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