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零接待"能否跨过"确需"陷阱?

(2006-09-07 08:46:57)
分类: 时评

                      “零接待”能否跨过“确需”陷阱?

                                              杨金溪

    甘肃省“零接待”制度明确要求,行政村一律不得开支公务接待费,不得以任何名义用公款宴请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赠送礼品和安排其他消费活动。对确需在村里进行的公务接待,由乡镇统一安排,费用由乡镇承担。而乡镇要办好机关食堂,乡镇公务接待一律安排在机关食堂就餐,本着从简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和陪餐人数,杜绝铺张浪费。 (8月29日人民日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6-08/29/content_10279609.htm
    甘肃省干部进村一律实行“零接待”的意义,应该说十分清楚,人人明白。“零接待”到底能不能推行下去?对此笔者还真不敢抱有“零担心”。这是因为甘肃省干部进村一律实行“零接待”的制度的本身已开了并非“一律”的口子。“零接待”制度明确要求,行政村一律不得开支公务接待费,不得以任何名义用公款宴请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赠送礼品和安排其他消费活动。请注意,这里用了“一律”两个字,可谓斩钉截铁!紧接着,我们又看到具有这样内容的规定:对确需在村里进行的公务接待,由乡镇统一安排,费用由乡镇承担。而乡镇要办好机关食堂,乡镇公务接待一律安排在机关食堂就餐,本着从简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和陪餐人数,杜绝铺张浪费。请注意,这里用了“确需”两个。“确需”不得了啊,就是这个“确需”不知坏了多少规矩。什么叫“确需”?如果没有科学而有严格的解释,“确需”就是个筐,什么招待都可往里装。只要想招待,打上“确需”标签,岂不畅通无阻。另外,村里因“确需”的招待转嫁到了乡镇,维护了村里的“零接待”,人们不由要问:乡镇招待费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会不会通过其它形式再转嫁到村里呢?不得而知。
    其实,在公款招待问题上,各级地方政府不能说不重视,“严肃查处”的恨话也不知说了多少遍,为何公款吃喝招待“涛声依旧”,关键是在各类严禁公款吃喝招待的文件中,都留下了一个“确需”的尾巴。于是那些沉迷于公款吃喝招待的人,就抓住“确需”的尾巴,得以在吃喝的疆场上驰骋逍遥。既然公款吃喝招待是一律禁止的事,就没有必要加上一个“确需”的尾巴。斩断“确需”尾巴之时,大概就是真正禁止公款吃喝招待之日。
    说句实在话,多年来利用公款大吃大喝之风,已经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老百姓对此反应强烈。中央对此曾三令五申,红头文件不知下发了多少,但收效甚微。甘肃省出台干部进村一律实行“零接待”的制度,对于遏制公款吃喝招待有着积极的意义,倘若一举成功,其本身所产生的示范意义、借鉴意义以及在其它行业、部门的推广意义,都必将会产生深远影响,愿甘肃省干部进村一律实行“零接待”制度一路走好。

发稿链接:

山西晚报http://www.daynews.com.cn/mag4/20060830/ca477877.htm

大江时评http://www.jxnews.com.cn/jxcomment/system/2006/08/30/002326559.shtml

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pl/2006-08-30/023310866843.shtml

评论 (0) 固定链接  发表于 20: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