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藏經玄義修學報告教育 |
分类: 佛学院的修学报告 |
頂禮净空老法师
頂禮学院老师
阿彌陀佛!
《地藏经》是一部记载了萬物生靈生死痛苦之患及其何以度脫死生大事的良方,其中详细讲解了超拔过去、現在、未來冤亲债主令其究竟解脱的因果经。萬物生靈生灭自無始劫以來轮回不休,六道剛強众生,執迷不悟,廣造諸惡業,此因緣故,地藏菩萨发大慈大悲誓宏深願心,“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我們凡夫俗子想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何身,菩萨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时刻在我們这些凡夫俗子的身边,隨時令我等得其度脫。人人都有机会,我們何以遇見学佛的善缘?業缘熟故,諸佛菩萨应感。當思“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要充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
佛教我們何以掘发自性宝藏,大乘佛法的建立,是建立在心地之上,我們凡夫的心地其实也有着无量的智慧、德能,乃自性本具,但未开发而已,《地藏经》是一部经典的孝经,所以我們必須知道孝敬是性德,自性本具的善德,是大乘佛法修学基石。《本願经》典自始至终明显地告诉我們孝亲的重要性,佛法教学是建立在孝道之上,佛法圆满亦是建立在孝道之上,所以故“孝”贯穿經典关键。孝顺父母、奉事师长。
佛法修学目的是让我們能够证得法身,脱离苦海,也就是教我們仔细观察事實的真相,我們證得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其實都是自己,自然便不會對一切众生心生恶念。斷一切恶,恶断尽,善便生。念念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入此境界,知得宇宙人生真相,是法身,明白此真相,是自性本具圆满的般若智慧。法身、般若、解脱是三德秘藏,是地藏菩萨修学和教化众生的依据,他就是凭借自性本具的三德秘藏修学和教化众生的。
若我們在今生当中随自己烦恼习气去发展,那便造作了极大的罪業,福报在很短的时间就享尽了,然后恶报现前,便堕三途,故,今生若真想超越六道、十法界,唯有真诚心、孝敬一切众生,谦虚卑下。四悉檀和四摄法,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化众生的方藥,我们必須努力修习,把它作为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转变往昔错误的观念,在生活中,放弃控制万物的念头,因为这念头是妄想、分别和执着,若欲见到一心,见到自性,障碍一定要弃掉,我們的心方可恢复到清静、平等、正覺,方知宇宙真相,才能成就自己去更好的帮助别人。
佛法讲執著是见思烦恼,分別是尘沙烦恼,妄想是无明烦恼,用看破、放下破这三种煩惱迷惑。放下从根本上放,放下对世出世间法一切人事物的执着。诸佛菩萨跟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一念觉就放下,一念迷就分别执着,真正明白才是觉悟。唯有看破,才能放下,放下万缘、非禮勿視、非禮勿聞、非禮勿言、非禮勿行、非禮勿思,乃至意不贪诸法。我們只有把自己心里肮脏的东西洗掉,心才能清静,所以要想有所成就,就要先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德行是先断烦恼。如何断?依佛陀及净空老法师的教诲,不外乎这几个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我們明白事實真相后,要真正的做到勤奮休學,每日精進。早日證得菩提,廣度眾生。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以上是弟子未成熟的心得報告與體會,如有不妥當的地方,望請老師慈悲指教,學生感恩不盡。阿彌陀佛!
學生 ec05364(釋賢昕)頂禮合十